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的“棚户文化”
  ■费平

  上海自开埠170多年来,其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海派文化”。而除“海派文化”外,还有许多从中延伸出来的、被冠以与之相近的诸多“文化”。其中不可忽缺却往往被人遗漏的,就是“棚户文化”。

  如果说上海的“海派文化”体现的是“海纳百川”,那么,“棚户文化”便是“五方杂处”。笔者在上海棚户区土生土长,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这里的风土人情、公序良俗等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作为中国最早的移民城市,上海可以说是全国的上海,其核心就是“五方杂处”。边缘地区就更集中了各地底层穷苦百姓,当然,也包括那些脑子里很早装着“上海遍地黄金”想法来“淘金”的人们。当年苏、皖、浙一带来沪的人最多,其中苏北籍的占首位。他们在上海的“边缘”区域落脚(如闸北、杨浦、长宁、虹口等),自然也就形成了“帮族”。“滚地龙”便是早期住宅的雏形,之后从茅草屋、油毛毡、瓦房直至楼房……

  我父亲建国前带着新婚妻子从连云港来上海,一年不到便在杨浦的兰州河边落了户。他起先是做建筑工,后来当了码头工人。那时上海扫马路、登三轮车、混堂(浴室)、剃头店、码头、建筑工、拉劳动车(橡皮塌车)、小菜场等职业皆为苏北人居多,他们既对这些苦力劳动驾轻就熟,又对自身缺少文化而认命,但骨子里那种坚韧的性格以及对家庭的责任心是初始铸就的。

  棚户区的生活设施简陋。每天生煤炉是一道风景,四斤供应的柴禾不够烧,星期天去捡柴便是孩子们的“课外劳动”;为了搭配的面粉,顺带去郊外挑马兰头、野荠菜回来包馒头,即是更快乐的事。夏天的毛豆壳、蚕豆壳晒干可以生煤炉,茭白叶洗净晒干梳细可以做枕芯,没烧完全的煤核与煤灰参合调成球状晒干继续当煤球烧。“给水站”是棚户区的集散地,挑水、洗衣服、淘米、洗菜、夏天冲凉的同时,张家添了孙子、李家伯伯去世了等等信息不胫而走……

  “远亲不如近邻”是对街坊广义的认知,而狭义的“近邻不如对门”乃棚户区的真实写照。那时甭说“日不闭户”,夏天竹床、竹椅睡在外门也不关的。平时各家的“底细”一清二楚,来了陌生人一目了然。包了水饺、馄饨,过生日一碗面,必定周围邻居要端去的;隔壁孩子中午放学家里没人,二话不说拉到自家桌上吃饭;出门衣服晾在外突然下雨,邻居定会帮忙收进;倒点酱油、拿根葱、借点油,缺什么,尽管说……“亲望亲好、邻望邻高”是“穷街”里人们内心的祈愿,因为你家好了,才能帮助他家啊!

  岁月荏苒,棚户区的环境逐显逼仄,平房成二楼,二楼变三层……但人们串门交流、就地娱乐的习惯未变,小孩们打弹子、跳皮筋、斗鸡、捉强盗,大人们下棋、打牌、搓麻将都是最基本的文娱活动,有新电影出来,几个年轻人相约观看着实惬意,过年弄堂里“啪、啪”的踩火药纸声,是棚户区独有的风情。

  近十多年来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上海的棚户区逐渐减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殆尽。其实,当人们提到上海的本土建筑“石库门”并要保留一些时,作为上海开埠的另一种存在,棚户区也应有它的一席之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
   第04版:副刊
双鹤展翅北外滩
上海的“棚户文化”
日色的慢
重逢
《傅山论书》
篆刻
一个人就是一条河
灵隐和韬光寺
虹口报副刊04上海的“棚户文化” 2018-03-12 2 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