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媒体搜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0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不知道的老上海,房子都记得……
《女贞树下 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 本书收录了上海12栋天价老洋房背后的故事,每一栋老洋房都有一个故事,折射出悲欢离合的家国命运。作者深入到平时大门紧闭,不为人知的老洋房之中,揭秘从未与人知晓的的老上海故事,并附有大量家族老照片与精美建筑图片以饕读者。
天空下的红砖建筑。
巴洛克风格的门把手和浮雕大门。
  提起上海老洋房很多人马上会和静安、卢湾等地块产生联想,似乎对处于上海东北角的虹口区域没有什么概念。其实,虹口区提篮桥附近,有一条狭长的马路榆林路,它和临潼路的路口就有着三排斑斑驳驳的红砖建筑,每一栋都有1000至2000平米的面积。这排建筑有着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建筑元素,也有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建筑层高,体积庞大,再加上年久失修,使得建筑群看起来别有一番风情,一股浓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房子的原主人究竟是谁?已经无从考实,但它曾经是俄侨第一公学的校址,被认为是近代上海第一所俄侨正规学校。当时的楼顶上飘扬着沙皇时代的三色旗,哗啦啦地在上海的天空上飞扬着,直到那一天,一群从欧洲逃命而来的犹太人来到了上海,并在这里生存下来后,这排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也载入了世界的篇章。随着犹太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复国,虹口也成为了上海对外宣传友好城市的名片,成为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地。

  同时,这排建筑在上海历史建筑中较为特殊,因为上海很少有体量如此之大的红砖建筑,有些大体量红砖建筑并不具备艺术性,传统的红砖老洋房多为英式风格,被贴上了秀丽、浪漫的标签。只有此建筑结合了新古典主义元素,再加上联排的大体量更是显得气势恢宏。

  从建筑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原来的主人肯定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犹太人,也许在建造这座房子时上帝给了他灵感,他知道未来这里会住上自己的同胞。于是,他在室内的装饰中雕上了现在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的国徽雏形。后来,也许是住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为了感谢这位主人,以这个为雏形作了国徽?究竟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最最重要的是在全世界都不肯收留犹太人时,上海却向他们敞开了怀抱,为苦难中的犹太人提供避难所。何况,此时的上海正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凌辱,同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提篮桥,这个滋润慈悲的地方却拯救了犹太人。

  说到提篮桥,那就有必要讲一讲一个伟人在黄浦江上游览时问身边人员的一段话。那是1955年,毛泽东到上海视察,他在黄浦江上游览时,面对浦江两岸风光突然向陪同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海还有个‘下海’吗?”顿时,陪同在边上的人员一片哑然。大家面面相觑,心里头都在问:“上海还有个下海?下海在哪里呀?”“是呀,既然叫上海就会有下海呀。”就在大家将信将疑时,毛泽东用肯定的口吻回答了大家的疑问:“上海肯定有个下海。”

  伟人的一句话,如同在黄浦江中投下一块巨石,在当时的上海市领导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是呀,中国人喜欢咬文嚼字,比如有长就有短,有高就有低,有上就有下,那既然有上海也就有下海了,何况连毛泽东都说有的。于是,上海市领导在全上海开始寻找这个不为人知的“下海”。终于,在虹口区提篮桥附近找到了一座“下海庙”。

  下海庙俗称义王庙,它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公元l736年至1795年,当时仅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上海还是一个渔村,人口也只有20万人。到了嘉庆中间也就是公元1796年至1820年间,下海庙年久失修一片荒塌。这时有一位叫心意的师太路过下海庙,她见庙宇荒废,菩萨也没有一个安身之处,就发愿重修,她向附近的渔民化缘募捐,修建了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

  这座道场就位于现在的虹口区昆明路73号,即虹口区商业闹市段提篮桥地区。当时义王庙地处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整个上海也分为上海浦和下海浦。而庙对门的马路就叫海门路,在庙与路之间有一座桥。当地居民和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是提着篮子过桥,故这一带地方得名为提篮桥。

  后来,随着上海的经济地位提高,下海浦几经变迁就叫海门路了,而以南的上海浦就叫着上海,并得以保存下来。虹口区提篮桥随着上海的开埠成为了公共租界,其中这幢为犹太人避难的房子就是在1897年造成。而它并没有同法租界一样给世人留下深刻的上海公共租界印象,相反,它是因为犹太人而冠名世界,堪称犹太人濒临绝境时的诺亚方舟。

  在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燃遍整个欧洲和亚洲。在欧洲战场上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分子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短短几年内,犹太人被杀了600多万。而此时的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不用签证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于是,走投无路的犹太人从四面八方来到了上海,先后共计有三万多人。这些人中有优秀的科学家、医生、学者等,这幢房子当时就居住了2000名犹太人。

  这里一度成为了犹太人生活的集散地。但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随时会受到日本侵略军的迫害,并面临着疾病、饥饿等的威胁。这时,勇敢善良的上海人民,特别是居住在这幢房子附近的居民们,他们省下自己口中的食粮做成面包掷进围墙救济这些犹太人,使犹太人在上海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也为以色列的建国储备了一批精英分子。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与中国内政形势的发展与转变,犹太人开始陆陆续续离开了上海。经历过战争的人最渴望的是和家人团圆。所以战火刚刚散去,有些犹太人就迫不及待回到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打听亲人们的消息并与其团聚。据统计,1950年至1951年在“犹联”注册的上海犹太人还有2000多人,1952年,还有700人左右,1959年年底,在中国境内的犹太人只剩下251人了。

  同时,曾经热闹非凡的犹太集中区随着犹太人陆续离开,也开始渐渐冷清了下来。榆林路这三栋联体大宅也经历了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如果我们不知道犹太人在上海的这段故事,那么面对这幢已经破烂不堪的建筑,根本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犹太人的避难所,是他们赖依生存的地方。         来源:文汇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
   第04版:副刊
“老八股”28年后再聚黄浦路
为太空探索镌刻更多中国贡献
你不知道的老上海,房子都记得……
打造时光造梦场,治愈你的少女心
接力,向星辰大海出发
去年新建市民健身步道89条
虹口报媒体搜索03你不知道的老上海,房子都记得…… 2019-02-02 2 2019年02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