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关键在各方联动
  ■吴浩

  继上海市外环以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道路交通大整治后,7月1日起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上海在城市生态治理方面又率全国之先,迈出了一大步。这些天来,“拎得清”成为上海市民最追捧的热词。

  欣喜地看到,早在今年初,上海的街头巷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教品铺天盖地的打了前站,一时间,微信朋友圈各种解释都有,很有趣的是把猪能吃和不能吃形象地来分成干湿垃圾;夜市里,小龙虾的食客们对虾壳、虾黄的干湿分类争得面红耳赤;小仙女们在奶茶铺前忙起了手脚,学着将吸管、纸杯、塑料袋和剩余的奶茶分别投放;弄堂里的阿姨爷叔们更是激情燃烧,争相添置款式各异的垃圾桶……,做好垃圾分类的群众运动“从自己做起”,上海市民真是好样的。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初期都会迎来阵痛和磨合,垃圾分类也不例外。新政实施一周后,社会争议的焦点普遍集中在投放垃圾的“撤桶、定时和湿垃圾破袋”。由于强制撤点并点,社区垃圾桶配备量锐减,个别社区开始出现大量的垃圾丢在原本撤销前的垃圾桶位置、道路及周围,变成蚊蝇蟑鼠的滋生地;又因为定时投放,一些996工作制的上班族们不得不将湿垃圾夹带途中,有的索性扔在街边;还有破袋垃圾,直接导致出现挂满各种油污残羹剩饭的垃圾桶,黄梅季节散发阵阵难闻气味。

  事实上,公共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要循序渐进。垃圾分类的难点主要在于分拣机制,源头管控失效,末端技术再先进,预估很难得到分类的初衷。笔者认为,就目前来说,干湿垃圾的分类是最易“犯错”的问题,比如大骨头是干垃圾,而小骨头倒是湿垃圾,一时确实也不知什么叫大?什么叫小?不过,慢慢总会习惯的。

  现在,居民辛辛苦苦每天忙着把干湿垃圾分类投放,“混装混运”成了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如若一些收集垃圾的压缩站“混装混运”,造成了“分了白分”的局面,这对群众的积极性将受到多大的打击?垃圾分类的目标又将如何实现?所以说,垃圾分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只要前端、中端、后端均能严格依法执行,我们一定也有告别“垃圾围城”的一天。上海也一定能成为“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城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
   第04版:副刊
垃圾分类关键在各方联动
为虹口提供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
“绿精灵”让新时尚跨前一步
预防儿童溺水安全知识
十字路口迎来“新军”
区人大代表视察本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
区人大代表与区政府领导双向约见
虹湾社区家庭医生诊所开张
本区首个“上海5G综合应用先导示范区”示范点落地
“小绣夫”动巧手体验传统文化
4岁“小冠军”一年读书718册
区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从石库门再出发”传承红色基因
虹口报综合新闻02垃圾分类关键在各方联动 2019-07-11 2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