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大区,本区长期以来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2003年9月,本区就率先成为了中国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上海试点项目》的试点区,并深入开展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动。2006年,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领衔的“虹口区中小学科普教研组”(以下简称为“科普教研组”)也宣告成立,更是为推进本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发展添砖加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6年来,科普教研组以《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上海市试点项目》为契机,不断扩大研究面。目前,本区参与试点工作的学校,已从原先的12所增加到了35所,成为全市参加该课题学校数量最多的区县之一,其中还涵盖了一所以智障儿童为主的特殊学校。同时,科普教研组还借助课题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并通过设计、组织各类科普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我们每年都会设计近20多个100多场次的科普活动,指导和参与全国、上海市竞赛100多项,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个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素养。”科普教研组负责人田健向记者介绍说。显著的研究成果,也带动了一批具有虹口特色的学校科普创新活动的形成。据介绍,目前,复兴高级中学的创新大赛、明日之星项目;华师大一附中、民办新华初级中学、上外附小的头脑奥林匹克、车模项目;继光高级中学的模型项目;四平中学的航天教育;曲阳四小的红领巾科学院及华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的小发明项目等均已在区域内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这些项目不仅在上海市处于领先地位,更在国际上屡获佳绩,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而这9所学校也因此先后被评为了“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
据悉,结合本区正在进行的“二期课改”国内工作,今年,科普教研组还将继续推进科技类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将科普教育、创新教育、知识产权教育、节能减排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民防教育等内容渗透各科教学之中,拓展校本教育领域。此外,各项特色鲜明的科普赛事和活动也将贯穿全年,为本区青少年实现科技梦想提供舞台。
孙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