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的参观券。在我心目中,这张用白色铜版纸印制的极其普通的参观券寓意着周总理洁白无瑕、伟大而平凡的品格,饱含着我对周总理无比崇拜的敬仰之情。
那是上世纪1977年仲夏,我趁进京观摩全军美术展的机会去中国历史博物馆瞻仰《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那天下午3点许,我捏着参观券跟着络绎不绝的人流缓步走进展厅,展厅内气氛肃穆而凝重。大家依次沿着展线边走边聆听讲解员情真意切的讲解。不少瞻仰者睹物思人,潸然泪下,我也是情不自禁地泪水汪汪,不能自己。展览实物大致分衣、食、住、行等几个部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是周总理的穿着,二是周总理的办公室及其陈设。那时没有电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国人都是从新闻电影纪录片中,即新闻简报中见到的。谁能想象到神采飞扬,风度翩翩的周总理所穿的衬衫是多次缝补过的,皮鞋底是打过掌的呢?!挂在展柜中的布料衬衫领头、袖口都是更换过的,睡衣更是打了几个大补丁。讲解员指着摆在展台上的皮鞋深沉地说:这双打过前掌的皮鞋就是周总理平时所穿的,还有那双宽口布鞋是总理病重时浮肿的双脚穿不了皮鞋所特做的,又指着一块用三夹板做的斜面小桌板说:这是周总理坐在病床上用来批阅文件用的……。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啊,心里能装下亿万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清廉俭朴到这般境地,真乃高山仰止,国人楷模啊。
展厅中重点突出的展位,是按一比一复制的周总理办公室。面积大约几十平方米,在这有限的空间中摆了三张桌子,一张是普普通通的办公桌,桌子上放着一个简易的笔筒,据介绍是一位受到周总理接见的志愿军战斗英雄用炮弹壳做的,作为纪念品赠给他的。同样桌边上的一盏落地式台灯也不是店里买的,是国务院机管局的一位水电工为总理制作的,虽说少点洋气却很实用。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摆放在办公室的当中,是总理召集小范围人员开会用的。桌面用一块钴蓝色棉布铺盖着,周边耷拉下来一尺多长,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张长条桌呢,经讲解员提示才知道是用两张饭桌拼接起来的。桌子两边摆放着6把木椅,椅背上套着与桌布颜色相同的蓝布套,另一张条桌放在进门的右边墙壁下,桌子上放着报纸(最上面一份报纸是周总理住院前一天的),进门对面右角木架上端放着一尊毛主席半身石膏像。映入眼帘的这些办公物品与室内陈设,让我在遐思间联想到就是人民公社的书记办公室也比周总理的办公室讲究多了。我们的周总理就在这么简陋的办公室里日理万机,处理天下大事。讲解员在讲解这些生活用品的同时,还不时讲述周总理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如周总理历来坚持凡个人事务都要自己付费,一次2.8元一顿的工作餐,秘书忘付了,立马让秘书下车回饭店补交;去公园、去理发等这些所谓私事用车一律交费,就连邓颖超同志去医院照顾养病的周总理都是自己付的住宿费……。怎么不叫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啊!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一想起《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胸前佩戴着《为人民服务》徽章的周总理神采奕奕的光辉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啊。
作者单位:区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