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管理让城市执法更得人心
“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本报记者浦 艳

  冬天的太阳总比平日来得晚一些,清晨6点,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熟睡时,张黎明已经起床了,麻利地穿上藏青色的制服,7点,准时到达单位打卡。

  不一会儿,手机里的网格化片区微信群发来了一条信息:某小区发现一处违建正在搭建,需要及时处理。张黎明随即赶赴现场,确认取证并对相关居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下午6点,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违建拆除、干净利落。伴着夜色,张黎明安心地回家了。

  张黎明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江湾中队队长,这是他的一天。作为一名有着25年工作经验的“老城管”,在他身上,能看到虹口330多位执法队员的身影。

  他们到底在管些什么?

  虽是城市和社区秩序的维护者,但城管这个职业如今并不“讨好”。陈煜是队伍里的“新兵”。“以前,我以为城管就是管理小摊小贩,其实我们要管得很多,专业知识、执法方式都要不断完备。”对于这一点,中队书记张仕浪深表赞同,“我们要顶住压力,做出成绩给大家看。”

  张黎明介绍,如今,“城管”的内容增至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道路交通秩序、工商行政管理、城市河湖管理等各方面。“我们是三班倒,早班7点到下午4点,中班下午4点到夜间12点,晚班夜间12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

  辛苦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两年多时间里,中队牵头组织了50多次大型联合集中整治,攻克了公安街、池沟路、万安路等市容环境难题。2016年拆除超过3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同时,圆满完成了创卫、创文和“四违一乱”专项整治工作,辖区市容环境面貌和街面秩序焕然一新。

  创新执法模式 扭转那声“城管来了”

  如何让城管队伍从“不受待见的人”变成大家心中“最可爱的人”,是中队所有队员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执法模式。

  张黎明告诉记者,如今每个队员的手机上都装上了“勤务通软件”,所有工作内容、法律依据、队员的运动轨迹等,都在软件中得到体现,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化。处理水电路一处房屋装修涉嫌擅自破坏承重墙的投诉时,队员专门到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调阅相关图纸资料,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区城管执法局,通过区局邀请第三方专家到场鉴定后,中队依法进行了查处。“做到依法执法,专业知识储备量也要不断增加。”

  从2013年起,中队还制定队员与居委联系制度,每个队员对应1-2个居委,每周至少半天进驻居委社区。中队对江湾31个居委进行走访,对辖区所有居民小区内的违章进行排摸,建立起数据库,方便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数据库和法律是刚性的,但如果执法方式更加人性化一些,我相信居民们是能体会到的,希望大家以后更欢迎‘城管来了’。”

  不悔最初选择 欢迎“新能量”加入

  采访中,城管戴宝珍匆忙来到单位,为的是及时回复投诉的居民。“我上的是晚班,晚上打电话给人家肯定不合适。刚刚听到他说很满意,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张黎明说:“江湾中队共有35个队员,要完成4.27平方公里范围的巡查办案和处置矛盾工作,人力资源有些紧张。彩虹湾这样的大型社区正在建成,人口的大量导入更加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目前,虹口城管队员共330多人,包括1个机动中队和8个街道中队。张黎明希望,未来有更多“新能量”涌入这支队伍,大家共同研究依法、规范、文明地执法和服务,让城管和社区居民的关系更加融洽,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副刊
创新管理让城市执法更得人心
聚焦民生 关注民情
新市北路绿地建成开放
本区元旦商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认清形势 狠抓责任落实
区女企业家公益汇演献爱心
15分钟“搞定”家门口的百姓事务
欢迎关注
报头
虹口报一版要闻01创新管理让城市执法更得人心 2017-01-05 2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