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虹口红色之旅文化地图一览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红色资源 讲好初心故事
虹口红色之旅文化地图一览

  前言

  “七一”临近,市文旅局发布的《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中,本区共有67处红色文化资源收录,涵盖了革命旧址40处、革命遗址17处、纪念设施10处。同时,更有一条“虹口红色之旅”红色资源寻访路线上榜。

  “虹口红色之旅”寻访路线以上海邮政总局(中共上海邮政总局总支部旧址)为起点,沿四川北路、山阴路一带延伸至鲁迅墓,中途包含了丁玲旧居、中共四大纪念馆、鲁迅故居、瞿秋白寓所旧址等多处场馆和旧址,并注明周边交通和开放情况等信息,供市民游客进入参观。

  1 上海邮政总局(中共上海邮政总局总支部旧址)

  北苏州路276号周三、四、六、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上海邮政总局(中共上海邮政总局总支部旧址)位于北苏州路276号。1949年5月25日,在人民解放军从四川路桥由南往北进攻时,国民党青年军204师的一个营困守在该大楼,从桥北面封锁住四川路桥,解放军在进攻时遭到阻击,有多人伤亡。

  中共上海邮局总支部和上海邮电员工联合会根据中共上海市委指示,领导党员和“邮电联”会员在加强保护邮政大楼工作的同时,动员当时上海邮政局负责人对国民党青年军的连、营长进行劝降。5月26日下午4时,该营停止抵抗,向人民解放军投降。该建筑建于1924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为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U”型平面,东南转角圆形,为构图中心;两侧均为主立面,有通贯三层的简化科林斯巨柱式列柱;转角处顶部为钟塔,冠17世纪流行的意大利风格的巴洛克式穹顶;钟楼两侧各有一组三人组成的群雕。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丁玲旧居

  昆山花园路7号(不对外开放)

  丁玲旧居位于昆山花园路7号。丁玲(1904-1986),湖南临澧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2月迁入此处三楼居住,这里也是中共秘密党联络点。丁玲在此创作短篇小说《奔》、散文《我的创作生活》等。5月14日,丁玲、潘梓年在此遭国民党特务绑架,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应修人来此联系工作,与国民党特务搏斗,不幸坠楼牺牲。

  该建筑为毗连式公寓,砖木结构,三层局部四层,立面为连续券柱式构图,线脚装饰细腻,砖工精细。现为虹口区文物保护点。

  3 中共四大纪念馆

  四川北路1468号

  2012年9月,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念馆位于四川北路1468号绿地公园内。中共四大遗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四大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87年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2014年4月4日,调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4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

  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全天对外开放,露天场所)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党员994人。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出更加完整的规定。会址已消失。

  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

  多伦路201弄2号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下午13:00-16:30(16:00停止入场)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位于多伦路201弄2号(原窦乐安路233号)。这里也是中华艺术大学旧址。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1930年3月2日在此宣告成立。左联在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等方面都取得辉煌成就。

  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西式三层清水墙砖木结构的花园别墅,占地面积684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坐北朝南,铁门朝东,屋前有300平方米绿化地。1980年8月26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6 中共中央联络处旧址

  四川北路1953弄135号(不对外开放)

  中共中央联络处旧址位于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135号。1928年,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工作的黄玠然受命在此建立中央开会联络的机关。由黄玠然夫妇与其父母居住于此,掩护机关。同年秋,黄玠然调任中央秘书处长后搬离此处,张纪恩和张越霞以夫妻名义在此居住。张纪恩是中央秘书处文件阅览处负责人,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此阅办文件,召开会议,商量工作。

  该建筑属三层联排式里弄住宅,砖木结构,始建于1925年,局部带有简化的古典式装饰细部。2014年4月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7 鲁迅存书室旧址

  溧阳路1359号二楼(不对外开放)

  鲁迅存书室旧址位于溧阳路1359号二楼。鲁迅在沪期间购买大量进步书籍,为安全起见,鲁迅决定把住房和书库分开,他通过内山完造的关系租下该处。1933年3月27日移书6888册于此,藏书中有瞿秋白文稿、柔石遗著等,在门口中挂“镰田诚一”名牌作掩护。鲁迅逝世后,许广平将存书室的藏书交北京鲁迅故居保存。

  该建筑为新式里弄住宅,砖木结构三层,坐北朝南,存书室在二楼,使用面积20.5平方米。1977年12月7日,由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上海市纪念地点。2014年4月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8 溧阳路郭沫若旧居

  溧阳路1269号(不对外开放)

  溧阳路郭沫若旧居位于溧阳路1269号。1946年5月,郭沫若由重庆来上海,就居住于此,进步人士常在此聚会。同年8月,邓颖超、齐燕铭等曾借此举办记者招待会,揭露美蒋“北平军调部”假调处、真进攻的真相。

  郭沫若在此期间,还担任《文汇报》副刊主编,为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参与慰问下关惨案受害者,追祭李公朴、闻一多,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声援二九惨案,欢送茅盾夫妇访苏等活动。1947年11月,郭沫若由党组织安排护送其赴香港。该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假三层,红色清水砖墙,红瓦顶,木门窗,屋前有小庭园,内有小假山、金鱼池等。现为虹口区文物保护点。

  9 太阳社旧址

  四川北路1999弄32号(不对外开放)

  太阳社旧址位于四川北路1999弄32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等根据瞿秋白指示,1928年1月在此成立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太阳社成员均为中共党员。1929年12月,太阳社停止活动,全部成员加入左联。

  该建筑为石库门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98平方米,建筑面积186平方米。红、灰砖相间清水砖墙,木门木窗,红瓦屋顶。现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10 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山阴路69弄90号(不对外开放)

  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位于山阴路69弄90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延年奉中共中央指示,来沪接任中共上海区委(又称江浙区委)书记,在此设立办公机关。6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撤消上海区委,分别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此外为江苏省委机关。

  6月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此召开会议,陈延年为省委书记。会议正在进行时,忽有人报告,一交通员被捕并知道此处,会议立即结束,与会人员迅速转移。下午,陈延年等人因担心机关和留守同志的安危,特来此探视,遭遇潜伏的特务,陈延年等4人被捕。6月底陈延年被害于枫林桥畔。该建筑建于1926年,建筑面积138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石库门楼房。红砖清水外墙,石库门上有拱形水泥制门楣,三楼有小阳台。1960年11月22日,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12月7日,由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1 鲁迅故居

  山阴路132弄9号(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00,下午13:00-16:00

  鲁迅故居位于大陆新村9号(今山阴路132弄9号),是鲁迅从1933年4月11日至去世时的住所。该建筑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三层新式里弄房屋。底层由玻璃屏门隔成两间,前间是会客室,中间摆一长方桌,周围五把椅子,沿西墙放着瞿秋白去苏区时留下的写字台,埃德加·斯诺为鲁迅拍的像片和两幅油画等物。

  二楼北间是贮藏室,存有瞿秋白留下的一只衣箱。南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妆台横头悬挂着旧日历,显示着鲁迅去世的日期“民国25年10月19日”,台上的小闹钟指着鲁迅逝世的时刻“(上午)5时25分”。三楼北间是客房,瞿秋白夫妇、冯雪峰等曾经在此暂住。1959年5月26日,故居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12月7日,由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2 瞿秋白寓所旧址

  山阴路133弄12号(不对外开放)

  瞿秋白寓所旧址位于山阴路133弄12号。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1月,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后,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开展文艺创作和翻译工作。

  1933年3月,经鲁迅介绍,瞿秋白夫妇在此居住。瞿秋白在此编辑《鲁迅杂感选集》,写下15000字的序言,对鲁迅的思想及杂文的战斗意义作了精辟论述,称鲁迅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该建筑建于1920年,坐南朝北,两层砖木结构,仿日式新式里弄建筑,水泥外墙,木门窗,黑色铁皮小门。1984年5月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3 山阴路156弄茅盾旧居

  山阴路156弄29号(不对外开放)

  茅盾旧居位于山阴路156弄(大陆新村)29号。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1933年4月至1935年3月,茅盾化名沈名甫入住山阴路156弄29号,以《申报·自由谈》为阵地,发表大量针砭时弊的杂文,并陆续完成《林家铺子》《春蚕》等多篇小说。

  该建筑为新式里弄,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楼,占地面积66平方米,建筑面积171平方米,红瓦四坡顶,开两座老虎窗,灰黑色砖外墙,嵌红砖条形装饰,屋前有一花圃。现为虹口区文物保护点。

  14 李白烈士故居

  黄渡路107弄15号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李白烈士故居位于黄渡路107弄15号。李白(1910-1949),湖南浏阳人,曾参加秋收起义和红军长征,1937年奉中共中央指示,在沪从事地下电台工作。先后在黄陂南路148号3楼、建国西路384弄10号,建立上海与延安的通讯电台。1942年9月,李白被日军逮捕。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获保释。出狱后被党组织调往浙江,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

  抗战胜利后,李白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1945年,电台设于黄渡路107弄6号。1947年上半年电台迁至黄渡路107弄15号三楼。1948年底国民党测得电台方位,李白12月30日凌晨被捕,1949年5月7日被害。在这里,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满腔热血发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向党和人民倾吐了生命的最后音符。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住宅,假三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外墙底部为红色清水砖墙,上部为水泥拉毛墙面,木门窗,红瓦屋顶。1985年11月13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5 鲁迅墓

  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内鲁迅墓5:00-19:00

  鲁迅墓位于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内。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大陆新村9号寓所逝世,安葬在万国公墓。1956年10月,鲁迅灵柩迁葬公园内。鲁迅墓位于公园西北处,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正南朝向,墓室后矗立毛泽东手书“鲁迅先生之墓”的墓碑,墓前广场有鲁迅铜质坐像。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上海鲁迅纪念馆

  四川北路2288号(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上海鲁迅纪念馆于1951年1月建成开放,周恩来题写馆名。1956年10月迁至公园,1999年9月扩建新馆。该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综合新闻
激活红色资源 讲好初心故事
虹口报专版02激活红色资源 讲好初心故事 2021-06-28 2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