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早就错过“音乐启蒙”,不过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不仅仅能够锻炼键盘技艺,还可以磨练心智、陶冶情操,得到全方位的成长,在琴键上开启一生的舞蹈。传授:技艺与心灵共成长
“钢琴是公认的乐器之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李云迪或者朗朗”,键盘教研组的老师坦言,在这里,老师们注重学生技艺的精进,同时更关注他们在音乐启蒙过程中的成长。
佳依便是一个例子,她的母亲对女儿第一次上台演奏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孩子刚一上去就呜呜啼哭,把我吓坏了”。那次之后,佳依更加排斥舞台,仿佛是一棵经不起触碰的“含羞草”。直到她被送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才慢慢舒展开“枝叶”。
“佳依刚来时基础不错,就是怯场”,她的负责老师姚士廉对记者说,老师们给予佳依的是不间断的鼓励和一次次的上场机会。近几年来,键盘教研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特别在启蒙教育方面深有造诣,通过不断开辟演出渠道,让孩子们在“实战”中多多亮相、多见世面,“中日两国三地”钢琴专场演奏会、“中国红,民族情”演奏会等多项表演活动由此应运而生。
佳依从最初在学员之间和社区里表演,逐步走向这些舞台,一颗“含羞草”开出了美丽的“太阳花”。如今的佳依脱胎换骨,获得了多个市艺术单项比赛的金、银奖,再上台时俨然一位“老手”。
传播:关爱与艺术的“重奏”
每周二下午放学后,密云学校都有一堂“笨拙”的音乐课,键盘教研组老师会带着乐器,来到学校,为那儿的智障孩子传授键盘技艺。
一个动作常常要教几十遍,这样缓慢的教学进度没有让授课老师感到厌烦,相反却让他们深受感动,“从琴键的跳动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喜爱,我会教好他们”,一位老师动情地说。密云学校也因为这堂课而拥有了第一个音乐社团——“键盘社团”。
记者了解到,键盘教研组已经在全区的中小学校建立起了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类社团,并定期派遣老师到各校授课。通过与基层学校联动,艺术教育的功能从简单的传授,发展成向辖区内传播。虹口实验学校等具有特色的校园社团屡屡在国家、市级比赛中获得荣誉,折射出区域键盘教育的成果。传递:专业的语言与视角
键盘教研组不但针对学生进行启蒙、进阶教育,更承担着基层学校艺术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的职责。
“一场精彩的演出就是一次最有力的教学展示,感谢教研组给予我们外出学习的宝贵机会”,年轻的艺术教师观摩完某次演出活动后说道,从观摩比赛中寻求自身差距,不断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向上的学习劲头。据悉,近年来,组织了近30场的此类活动。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部主任胡蔚还告诉记者,“尽可能多地邀请上海音乐学院、各高校、协会等专家名师开办公开课、辅导和讲座等,让全区的艺术教师能与专家面对面,从更多元、更新颖的角度去提升教师自身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 谢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