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市民文化节助兴
  ■蓝 翔

  今年3月,首届市民文化节在上海大街小巷亮相,越办越热闹。受其感染,我想老年人也应参加节日活动,不仅当观众,更应扮主角。我虽年已八十,但上海刚解放即考取解放军20军文工团2团,唱歌跳舞原是老本行,可如今年老体弱难以登台,书画又是外行,怎么办?所幸还有收藏这一门类专长。

  “文革”后,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1972年尼克松首次访华,周恩来总理举行国宴,并教尼克松学会用筷。等总统高兴地品尝了中华美食刚放下筷子,即被加拿大记者抢走,等他到了美国,很多欧美收藏家包围他,争购他带来的中国筷子,最高价喊到2000美元。可记者先生说:“筷箸是中国古老的发明,尼克松访华最有代表性意义的纪念品就是筷箸,它也是中美建交的见证物,我会永远珍藏它,出价再高我也不会转让。”

  看了这篇报道,我深感惭愧,握了几十年的筷子,只知吃吃吃,从没想到它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和国粹。如今,通过这篇报道,知道小小的筷子具有国际意义,海外一些收藏家都对中国筷箸产生极大的兴趣。受此启发,我立即收藏筷箸,从1978年开始收藏了第一双济公佛筷,至今已35年。经过不懈努力,现已收藏了古今中外筷箸2000多双,并在虹口区文化局、区总工会、区俱乐部等支持关怀下,1999年在多伦路文化街创办了我们独一无二的藏筷博物馆。在区政府领导邀请陪同下,韩正、龚学平等市领导,都曾光临多伦路和藏筷馆参观。

  当我想到藏筷馆非常高兴,感到参加市民文化节有了实力。我一面向市文管局报名,一面将我珍藏的唐代鎏金银箸、宋代绿松玉箸、元代牙帽棕竹箸、明代乳头镶银象牙筷、红珊瑚三镶银筷、清代蒙古王爷遗物的13件鲨鱼皮箸筒、清代藏族珊瑚七星刀筷等陈列于展柜中,用了多天才把历代古筷和日、韩、泰、越外国筷箸布置好。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参展通知和《市民文化节春季活动全表》同时寄到。

  第144页虹口区专题专项特色活动“展览”一栏载:筷箸文化小型展览/5月12日至5月21日/多伦路文化街191号/免费参观。我非常高兴地在这10天中接待了160多位参观者,另外还有10多位外宾。

  这10天我既是接待员,也是清洁员;既是收藏家也是讲解员。我虽年已八十,连续忙了10天有点累,但感到很有意义。

  自古以来,国人只认为筷子是吃饭家什,很不重视其文化内涵。这次借市民文化节良机,宣传筷箸为我国四大发明外的又一古老发明,乃华夏祖先劳动智慧的结晶。展示历代古筷,让中外参观者形象化地了解我国筷箸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感到筷子虽小意义重大:中国乃是世界上一切用筷进餐国家的母国,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引以为自豪,应认识到弘扬筷箸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

  我非常高兴在这次市民文化节中为普及宣传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作出的贡献。七月份我还会在多伦路参加市民文化节夏季活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媒体搜索
   第03版:社会新闻·社区新闻
   第04版:专版·副刊
荷塘光影
为市民文化节助兴
台湾阿婆的香菇茶叶蛋
无羁的马蹄放歌
夏季虹口区各类游泳场所向广大市民全面开放
特别友惰提示
夏季虹口区各类游泳场所开放一览表
虹口报专版·副刊04为市民文化节助兴 2013-07-11 2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