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H7N9禽流感的远去,上海自6月20日起开始有条件地逐步恢复活禽交易,但需具备相关的条件,比如活禽零售交易点必须设置在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零售市场、零售交易点建筑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销售区要与宰杀区隔离、宰杀区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从这些“硬件条件”上来看,中心城区不如其他城区有优势。为此,本区相关部门一直在选址规划合适的菜市场重启活禽交易,经过缜密的评估,拥有相对应“先天条件”的三角地水电菜场被列入重启活禽交易的“日程表”,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一个崭新的活禽交易区出现在三角地水电菜场内。
9月13日,三角地水电菜场正式重启活禽交易。“这是市区最大的活禽零售交易市场,也是本区首家活禽销售点,足足有200多平方米,光鸡舍就有30余米长呢!”三角地水电菜场负责人金淦告诉记者,该活禽交易点采取了类似于“熟食”销售的新模式,活禽区与市场区完全隔开,并安设了隔离门、隔离窗、空调和独立排风设施,在交易点内,又分为购买区、销售区和宰杀区,此举大大减少了顾客直接接触活禽的机会。“我们提供了芦花鸡、乌鸡、肉鸽、鹌鹑等十几个品种的禽类供市民挑选,日均销售量近600只,所有商品都可以进行追溯码查询。”金淦透露。
从事活禽宰杀已有17个年头的郏师傅感受更加深刻,“以前菜场宰杀活禽没有规范,都是‘各自为战’,脏水满地,胡弄一气。”如今,不仅有了“菜单式”的宰杀流程,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现在每天在这通透明亮又干净的环境里工作,心情也格外愉悦”,郏师傅说。
在活禽销售区,一条长长的类似机场传送带的装置格外醒目。“这是活禽传送带,顾客选定活禽后,可通过传送带将活禽直接传送到宰杀区,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不仅提高了效率,操作也更规范了,”金淦介绍说:“这里的不锈钢鸡笼都是活动可拆卸的,每天早晚各冲洗1次,鸡笼、地面、墙面玻璃每天都要进行消毒杀菌,每周一下午休市,进行全面清理。”
“走进来一点异味都没有,别说三星级,五星级的标准都有!”谈到菜场改造后的感受,第一次前来购买活禽的张师傅显得格外满意,“宰杀全过程都可以看到,我买得也放心。”张师傅挑选了一只乌鸡,领取了一个号码牌,来到取货区排队等候凭号提货,“我们老百姓还是偏向于购买活禽,新鲜嘛!”张师傅笑着说。 沈春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