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根据2014年6月30日截止的本区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本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单位普查登记18876个,其中,法人单位14652个,产业活动单位4224个。较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全部单位16290个,其中,法人单位13434个,产业活动单位2856个,同比分别增长15.9%、9.1%和47.9%。
按产业分类划分,第二产业单位数850个,占全部单位数的4.5%;第三产业单位数18026个,占全部单位数的95.5%。在第三产业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单位7433个,占3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984个,占15.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976个,占10.5%;住宿和餐饮业1018个,占5.4%,这四个行业成为本区单位数最多的四大行业。按经济类型划分,在14652个法人单位中,国有单位732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5.0%;集体单位364个,占2.5%;私营10945个,占74.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636个,占4.3%;其他内资1975个,占13.5%。
从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本区法人单位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情况已基本形成“六四格局”,即在本区行政区域内经营的法人单位中注册在虹口的法人单位约占60%,注册在外区的法人单位约占40%。
据悉,通过第三次经济普查,基本摸清了本区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本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进一步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了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本区还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深度开发普查数据,围绕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楼宇经济、经济社会人口协调发展七项內容,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系列研究,实现经济普查数据的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为本区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路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