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桥泾东小区是嘉兴路街道棚户简屋相对集中的小区,但过去创建文明小区,用的却是同一标准的守则,“拿一个和对面瑞虹新城小区一样的标准来要求我们,使得小区居民创建的积极性不高,也不符合实际”,丁静娟说。
在一次街道文明居住守则座谈会上,有居民提出嘉兴路街道既有高档商品房小区,也有棚户简屋小区;既有本地居民,也有新上海人和外国人,文明居住守则应该有不同的版本,既要有最高标准,也要有最低标准。这位居民的意见,很快被参加会议的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启文采纳。
今年以来,嘉兴路街道先后启动了“上善居民”评选、“星级楼道”评比、“文明居住守则”征集三大活动。辖区内32个居民区、11所中小学校、32支群众文体团队等2万余名居民参与“文明居住守则”征集,包括来自伊朗、白俄罗斯、美国等国的外籍居民提出了3511条守则内容,最后选出了嘉园版、佳园版和家园版三个不同版本的各10条文明居住守则,各居民小区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版本。与张桥泾东小区一路之隔的瑞虹新城一期小区,是该街道的高档住宅小区,此次选择的是佳园版文明居住守则。居民周纯颖说,我们居住的环境与张桥泾东小区不一样,我们理应要有高标准。
记者日前在嘉兴路街道文明居住守则揭晓仪式上看到,三个版本虽标准不一样,但目标相同。如:嘉园版的“举止文雅有涵养、知耻明礼讲诚信”,而佳园版是“楼道整洁无杂物、邻里关心互帮助”,家园版则是“不说脏话不起哄、不踏绿化不争行”等,都旨在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将文明居住守则的制定和选择权交给居民,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领合适的版本内容,通过居民自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智慧,这样的文明居住守则,才更贴近居民,才更容易被居民所接受”,郭启文说。
不是被动接受文明守则,而是主动地要求遵守文明守则,这是记者在嘉兴路街道采访时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该街道在文明创建中的一项创新之举。“我们居住在这里,好幸福,人人都很友善,不文明举止很少见到”,居住在瑞虹新城一期的一位伊朗居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