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路、临平路是本区最繁忙的交通路口之一。交通大整治前,虹口警方曾在路口监测,早高峰期间每小时通过路口的车约有3800余辆。开展整治三个月后,同一路口监测显示,通过车辆提升到每小时4100余辆,沿线拥堵类110报警数也同比下降32%。市民张先生每天上下班需经过四平路、海伦路。他表示,以前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特别大,变道很难,争道、占道、抢道屡见不鲜。交通整治后,拥堵情况大大改善,很多司机也越来越守规矩,道路畅通多了。
据统计,本区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全区道路交通类110报警数逐月下降,占比最大的违法停车、拥堵类110报警数大幅下降,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数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大。交通文明面貌进一步提升,交通法规日益深入人心。
多模式探索“良方”
开展交通大整治以来,公安虹口分局通过对各类交通执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特定路段存在着某类交通违法行为十分突出的现象。为了提醒驾驶员朋友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分局共梳理出11个重点路段,并针对这些路段中的突出违法行为增设了17块提示告知牌。突出违法行为的提示内容包括:有序行驶,请勿变道;请按导向箭头行驶;有序行驶,勿压黄线;黄格线内严禁停车;车辆请靠右侧行驶。
分局将这些提示牌安装在违法行为高发路口处的醒目位置,希望通过提前告知的方式引起驾驶员的注意,让其改掉本已“习以为常”的陋习,减少交通违法行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我上次在飞虹路保定路那儿左转弯就压了黄线,有了这些提示牌,我肯定会提前注意到的。”市民黄先生说。
此外,为了解决司机在不熟悉路段找不到停车位而违法停车的问题,虹口交警与嘉兴路派出所联合制作了一批“嘉兴地区停车攻略”。对于初次在嘉兴地区违法停车的机动车,交警在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的同时,将一份攻略一并贴在车窗上。这张攻略正面印有虹口嘉兴地区17条道路停车场的具体路段、泊位数、开放时间,以及3个附近超市的停车场,背面印有嘉兴地区的道路示意图。根据这张攻略的提示,机动车驾驶员即使没有导航,也可以很轻松地在附近找到合法的停车位。许多收到停车攻略的驾驶员表示,违停一次要罚200元,而有了这份攻略,花个几十元,停得安心还有人管理,当然不会再去选择违法停车。
“天眼”时时监督
家住虹口凉城社区的张先生日前上网查询发现,自己的车近来有多起交通违法记录,地点就是在他每天上下班的凉城路上,违法行为有逆向行驶、实线变道等等。下转2版 (上接1版)这让自认是“老虹口”“老司机”的张先生吃惊不小,凉城地区哪里有“电子警察”,哪里没有他都清楚,从来没有被电子警察拍到过,怎么一下被拍到这么多?
原来,近期抓拍他违法行为的并非是交通“电子警察”,而是街面高清探头。虹口交警将400套街面高清探头纳入非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渠道,成为交通管理的新成员。警方提醒,高清探头会随时抓拍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实线变道、违法闯红灯等九类机动车违法行为,让执法监督不留死角。
高清探头“上岗”之后,本区部分区域的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例如凉城路上,逆向行驶的发生率下降了70%,而在四平路、水电路等主要道路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也下降了60%,其他支小道路的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也均有所下降。分局表示,警不在,法犹在。无处不在的“天眼”,无时无刻的法律监督,其目的也是为了让驾驶员对交警的“畏惧”逐渐转化成为对标志标线的“谨慎”,对交通安全法的“敬畏”,对自身安全的“负责”。
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感受到了交通状况在不断往好的方向提升,“认识一座城市,从交通秩序开始。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每天都会面对出行问题,其实不应靠‘整治’和‘监督’,为了这座城市发展得更好,我们本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