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钱超)7月29日,位于临潼路191号的北外滩街道临潼路社区食堂(又名惠临客堂)正式运营,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和白领前来“一尝为快”。
中午11点,食堂内的队伍连绵不绝,一直排到大门口。记者看了一眼菜单,肉末豇豆5元、狮子头10元、辣子鸡块12元、葱烧鲫鱼15元……实惠的价格不仅符合老年居民的心意,也让周边上班族频频点赞。白领孙先生说:“这价格算是‘地板价’了,在外面真的买不到,以前中午我们就在便利店买个盒饭,总是不太方便,现在有了这个食堂,能吃上新鲜、味美的饭菜,特别好。” 下转2版 (上接1版)据了解,食堂的用餐面积约150平方米,可容纳近60人同时用餐。食堂提供早、中、晚三餐,每天中餐及晚餐出菜数都在30个左右,口味多以清淡、软糯,少油、少盐、少糖为主。早餐时段也提供20余种餐点,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北外滩街道服务办副主任陈文佳介绍:“社区食堂所在地是临潼养老院的一楼接待大厅,原是养老院的内部食堂,但周边居民的用餐需求强烈,北外滩街道与养老院负责人商量,由街道负责改造,用了半年的时间将这里改造成了一个全新的社区食堂。”
与传统的社区食堂的简约装修不同,这里的装修风格颇具现代感,采用了“云顶”设计。“抬头望云,低头就餐”,让市民的就餐体验更加独特。第一次来这里就餐的李阿姨赞道:“有点像网红餐厅!给我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晒一晒。”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食堂还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所有的菜品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值都会显示在出餐区智能小屏上,居民根据需求自行选好菜品后,只需将托盘放到结算处,系统就会自动扫描餐盘中的芯片并结算价格,部分享有特殊优惠补贴的老人还能实现人脸识别支付。
此外,在非营业时间段,餐厅将成为社区居民和周边白领小憩、茶饮,举办各式沙龙的共享活动空间,打造出一个迷你版“城市会客厅”,灵活供居民使用。
北外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寸土寸金的滨江沿线开设这样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实惠的用餐需求,同时兼顾滨江沿线商务楼白领,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