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京疫情的发展形势颇为严峻。从7月20日至28日,南京已经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71例。此外,目前疫情传播链条已经蔓延至国内多地。
上海到南京只有300多公里距离,两地人员和物资来往频繁。同时,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一座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口岸城市,每天境内外人流物流川流不息。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上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风险也在增加。
面对严峻形势,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关键在“严”字当头,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坚持落实好既有的防控措施。复盘国内一些地方发生的疫情,不难看出类似的教训——由于国内疫情防控的形势整体上持续向好,很多地方在较长时间里没有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在常态化的工作生活中,一些部门和群众容易出现麻痹心理和懈怠思想,把低风险当作了零风险。事实上,无论是境外输入还是本土反弹,疫情的潜在风险都始终存在。防控措施一旦出现漏洞,就有可能给新冠病毒留下可乘之机。
汲取这些经验教训,就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上海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全面落实了一系列联防联控措施,尤其是一整套针对关键点关节点的防控办法,以及针对个人的防疫“三件套”“五还要”,这些都经受住了疫情的反复考验,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有力的。关键在于思想上始终毫不放松,落实上始终毫不松懈。
引起此轮疫情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等特性。从这一波疫情来看,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链条蔓延的速度相当惊人。机场口岸、旅游景点、剧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都有可能成为传播链条蔓延的节点。任何一个节点失守,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疫情暴发点。如果层层失守,疫情就有可能以“点状—线状—弥散”的发展态势迅速扩散。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全面强化现有的应急指挥体系,全面落实落细各项联防联控措施。对于一些关键节点,比如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要严密盯紧,对于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要严加防范,机场口岸、码头车站要守土有责,杜绝一切风险隐患。
应对疫情发展的最新态势,有关部门已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的健康管理。其中规定,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些新规定、新措施都应该迅速得到全面落实。此外,市民群众也应该自觉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境。市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防疫“三件套”,继续坚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等防护“五还要”。
令人欣慰的是,广大市民群众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一些在外出差、旅游的市民已提前结束行程返沪,一些准备出行的市民也纷纷调整出行计划,避免去往中高风险地区,或者取消、推迟出行安排。疫苗“应接尽接”继续顺利推进,在公共交通工具、影院、剧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密闭空间,绝大多数市民都自觉佩戴口罩。这些都是我们有效防控疫情的有力保障。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