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36年过去了,但粟裕司令员的音容仍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我们上海的几位新四军老战友几十年如一日,在每年的2月5日都要相聚怀念掌百万雄兵的长胜将军——粟裕司令。
1948年4月我们第七野战医院在河南省清风店休整刚结束,“前指”命令我院开赴开封袁房涯下村设病房待命。
6月14日,院长接“前指”电令,要我们队派几名身强力壮又有战斗经验的医护人员于16日下午必须抵达开封东南禹王台前接受任务。
胡继贤队长、张志衍室长研究决定:由老军医刘玉发、看护排长梅华山负责,杜梅、王强、唐爽、尚银章、孙坚7人马上准备行装和干粮,明日一早起程。张志衍室长再三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轻装上阵,每人只准带一条被单、一个挎包和一天的干粮。这次任务是粟司令员为解决医院缺医少药特别安排的。这次到前线收缴药材要特别清查麻醉药,抗菌消炎药和镇痛药。
我们一行赶到禹王台前线指挥部,刘玉发军医问门口警卫,粟司令员在吗?话音一落,张震首长从门里出来和蔼可亲地问,你们是李振湘部长派来的吧?刘玉发连忙行军礼说:“是”。我们7人蜂拥而进。粟裕司令一边和我们握手,一边说:“你们辛苦啦!”
当粟裕司令最后握住我的手时,一股暖流直透我的心窝。粟裕司令又亲自给我们倒水,说行军一天了,口渴的很。
粟裕司令风趣地说:“你们共来了7位同志,看上去身材魁梧健壮,有战斗力,能完成任务。”可话一转又说:“你们末尾的那位身材瘦小的同志,上战场能顶得住吗?”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脖子,想振作点精神站起来回答,可就是站不起来。坐在我身旁的老兵杜梅抢着帮我回答说:“他身材虽小,精干着呢!他是我们队唯一的大学生,精通英语。”粟裕司令又赞赏地说:“你们领导有魄力、有远见、把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推上第一线锻炼,方向是对的”。紧接着粟裕司令对我们布置任务:“明日18时对开封城发起总攻,19日拂晓你们要紧随部队进城收缴药材。由警卫排管荣鹤负责你们安全行动,今晚好好休息”。
6月18日拂晓,管荣鹤一班战士带领我们入城,直插鼓楼那条午夜刚歼灭顽军的街道。满街枪炮,汽车狼藉一片,我们分头查找药材。不久,杜梅从右边巷里扛着两个全是英文的标签的箱子,叫我过去识别。我上去一看,一箱是哥罗仿,一箱是乙醚。
这天上午,我什么收获也没有,心中十分难受。但下午却令我喜出望外,我在一间仓库的阴暗角落里找到了三箱吗啡针剂,二箱杜冷酊针剂,还有一大箱带有针头的美式杜冷丁针剂。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下可以交待了。王强又在南边一个仓库里找到五箱破伤风血清,我们高兴地抱成了一团。刘玉发军医说:“这些奇缺药材够全院用一年的了。”
我们当晚11时到达禹王台休息。按常理:这两天既劳累又缴获了那么多的奇缺药材,该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每个人一躺下就会呼呼大睡的,但我们却兴奋得没一个人睡得着。王强索性坐起来大声地说:“刘军医,你是新四军三旅的老军人了,又在军部门诊所工作了多年,你给大伙说说粟裕司令员的故事吧!”
刘军医爽朗地说:“满足大家的要求,现在就讲一讲粟裕司令关怀爱护医护人员及伤病员的几件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