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烽火岁月
亲历爱国抗日的“清毒斗争”
  ■黄圭彬

  1942年初,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年代,我听从中共江苏地下党省委的决定从上海光华大学转到南京中央大学就读,任务是搞学生运动,同去的是另一位光华大学一年级学生庄佩琳。

  当时的南京是日伪血腥统治的“虎穴”,1937年底日寇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我30万军民惨遭杀害,继而日本侵略军总部设在南京,1939年大汉奸汪精卫等为“二皇”,建立伪政权也以南京作为“首都”。日伪相互勾结一方面以武力镇压人民,另一方面采用“毒化政策”腐蚀毒害人民,企图磨灭我民族的抗日意志,致使亡国灭种。南京当时工商业萧条,但鸦片馆、赌博场林立,城内已是“十步一馆,五步一灯”毒雾弥漫,青年学生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矢志救亡图存。

  1943年,苏皖地下党学委方 在其亲自组建的外围组织“青年救国社”的领导下,培养的两位学生领袖——厉恩虞、王嘉谟脱颖而出,厉恩虞是中大44届外文系学生,比我高一级,课余时间在同一园地。厉家境贫困,业余兼职《民国日报》做记者;王嘉谟聪颖出众是土木系的高材生,厉、王两人是“清救会”正副会长,他们品学兼优,在学生中威信高,颇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经过苏皖区地下党领导舒诚同志等分析研究,拟出一个周密的“清毒斗争”行动计划。

  1943年12月——1944年5月初先后发动了四次“清毒斗争”,而且运动已取得了合法地位,金陵学子不甘做亡国奴的怒涛汹涌。

  第一次“清毒斗争”在1943年12月17日,这次行动以宣传毒品的危害性为主,游行队伍行进到夫子庙地区砸毁几家烟馆,训诫烟客,揪斗老板,搜缴烟土烟具等,参加人数约200人。这次行动在游行过程中,王嘉谟在与日本宪兵说理(用日语)斗争中挨了一刀,头部血流如注,但他毫无畏惧,包扎后继续指挥战斗。日本宪兵的暴行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清毒斗争”接踵而至,一浪高过一浪。

  先后四次“清毒斗争”,不但沉重打击了烟馆,烟毒,同时也动摇了敌伪的统治,直至他们失败。抗战胜利以后,有知情者从汪伪档案中获悉日寇军部在华贩卖毒品牟利的丑行以及在战时不可能了解的事实真相,至此都昭然若揭了,“清毒斗争”锻炼了众多群众,壮大了抗日进步力量,发展了地下党组织,以后厉恩虞、王嘉谟等都走上了抗日革命道路,并于1945年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年学生爱国抗日的“清毒斗争”已过去60多年,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现今我们的民族已从积贫积弱中走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美好的明天必将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经济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社会新闻
   第04版:专版
怀念粟裕司令
南征北战话当年
我在武工队片段
寻找红色的印迹
向着“十二五”奋勇前进
亲历爱国抗日的“清毒斗争”
回忆抗美援朝“三个一”故事
书法
虹口报专版04亲历爱国抗日的“清毒斗争” 2011-07-04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