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前夕,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任命张权为上海城区武装起义总司令,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因被人出卖不幸被捕,英勇就义。1949年8月24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张权革命烈士称号,1982年3月又被推荐为著名革命烈士。
著有《战车防御炮操典》、《战车防御炮兵器学》。
虹口区溧阳路965弄(麦加里)38号,著名革命烈士张权曾于1948年至上海解放前夕在此居住,现今知晓者可能并不多,但是张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上海解放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却是我们后人应该永远缅怀的。上海解放65周年之际,记者电话采访了居住在四川德阳的张权长子,已86岁高龄的张伯森,听他讲述了张权身在国民党军营,却接受我党领导,从事革命事业的传奇故事。
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他
1949年5月15日傍晚,当张权将军的身影出现在麦加里弄口时,被埋伏多时的国民党便衣特务抓捕。5月21日下午6时,上海全城戒严,张权在南京路大新公司(现中百一店)门前的十字路口,被以“贩卖银元”的罪名公开杀害,临刑时张权高呼:“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距上海解放仅仅6天,令人扼腕痛惜。
张权这位国民党中将是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的,原因何在?原来,张权年轻时就满怀爱国救国之情,与不少共产党人有过交往,他拥护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他两度要求加入中共,是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认为张权不加入中共更有利于党的工作开展,张权接受中共的建议,成为中共的党外干部。当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张权身负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在国民党军队中策反起义。就在被捕的这天上午,他还与王亚文在外滩公园再一次审阅起义计划。临分别,张权神情坚毅地对王亚文说,如果他明天没有准时来到吉祥路121号起义司令部,而住家的阳台上又有红布挂出,就说明他出事了,一定不要再来他家。
5月16日上午8时,约定到达的时间,其他参与领导武装起义的人都到了,唯独一向准时的张权未到。王亚文冒着危险进入麦加里,当他看到张权住房的阳台上挂着的红布,周围又有不少形迹可疑的人,立刻意识到张权出事了,假装行人拐进电话间打电话,然后迅速离开。上海的武装起义功归一篑。
记者问,阳台上的红布是谁挂出的?张伯森介绍:“是表哥孙鄂挂出的。当时只有表哥与父亲住在一起,表哥曾在防御炮总队汽车修理厂做事。父亲被捕后被押到家中,趁那帮特务忙着翻箱倒柜抄家时,表哥瞅机会挂出红布,因为之前父亲曾暗示过他挂红布的事。当时特务们还得意地说,找到共产党老巢了,房顶上还埋伏着架着机枪的特务。”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叫嚣将在上海打一场立体战争固守到底,坐镇复兴岛亲自督战的蒋介石,听到张权发动兵变未遂的报告惊恐万状。亲自批示:“予以处决,立即执行”,并授意要以扰乱金融,破坏治安罪处决,不得公布实情,以免影响士气。蒋再也无心督战匆匆逃往台湾。
中国战车防御炮部队创始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苏联、美国等盟国赠送给国民党军队一些火炮、汽车等机械化兵器装备,支援中国抗战。张权把握有利契机,利用这些装备,首先组建炮兵51团。根据张权建议,国民政府先后从国外购买先进的火炮等装备,组建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1937年11月,张权被任命为陆军战车防御炮总队队长,是中国防御炮部队的创始人。因军队训练有方,1941年晋升为中将。
为使官兵尽快学会使用新式装备,张权聘请苏联顾问,参与对官兵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的战术提高得很快。由于形势紧张,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边训练边参战,各战区几乎都有张权的部队。战防炮部队在战场上勇猛顽强,屡挫日军屡建战功。张伯森回忆: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对他和三个弟弟要求很严,他们也不敢在父亲面前戏耍闹腾,但父亲对他们讲起抗日的故事却是满脸自豪。最令他难忘的是,在名闻中外的滇缅会战腊戍战役中,父亲的战车防御炮与敌人的坦克殊死对战,一天内击毁日军坦克40余辆,使日军闻风丧胆。
《重庆晚报》曾经报道,1940年春,17岁的杨克南投笔从戎,在四川璧山参军,加入张权的战车防御炮教导总队。杨清楚记得,1944年5月滇缅战役打响前,“团里派我到云南古木学习60迫击炮操作,回来后即被派遣到2营1连任炮排排长,随即参加了松山血战。”战役自6月4日打响,9月7日结束,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第71军、第8军共5个步兵师约6万人,火炮200门,以阵亡官兵8000余人为代价,取得惨胜,写下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中共将他作为党的干部使用
周恩来曾这样评价张权:“我们一直把张权将军当做我党的干部来使用”。抗战期间,张权的防御炮部队总部驻扎在四川壁山县,离重庆周公馆中共南方局很近,张权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交往。周恩来亲自通过张治中将军将共产党员王亚文介绍给张权任秘书。通过王亚文的安排,张权经常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邀请到周公馆作客。张权对周恩来等中共领导非常尊敬和钦佩,听他们进行抗日战场形势分析、讲述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等;张权也无拘无束地讲述自己如何在抗日战场上用兵布局;他曾对王亚文说:“北伐时我曾以师事祖涵公林伯渠。现在,周、董两位对我的指点使我受益匪浅,愿和他们常谈心。”张权在与董必武的一次谈话后,感慨地说:“救国要靠共产党,做人要做共产党那样的人。”
张伯森听王亚文说过:“那时安排恩来同志与你父亲见面很不容易,常被特务盯梢监视。有次约见就被临时取消了,另一次临时改在小汽车内,边开边谈。”8年抗战,张权坚守在抗日战场,因战功卓著被誉为抗日名将。
淮海战役前后,张权遵照中共党组织要求,动用自己丰富的人脉资源,前往济南、徐州、南京及铁路沿线视察,收集沿途兵力部署、武器装备、车辆粮食及作战图纸等;还潜入到重兵把守的最高参谋本部地下保密室,设法获取绝密的“参谋本部作战地图”,由王亚文、陈约珥迅速转送我前敌指挥部,对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张权又一次接受党组织指令,以视察为名,亲临国民党军队江防前沿,将布防情况从整体到各个据点全数记下。回到上海,立即在王亚文东体育会路20号的小洋房三层阁楼上,与王亚文夫妇用了三个昼夜,详细绘制了一张巨大的《长江沿岸江防图》,通过地下党组织送到我军前敌指挥部,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牺牲自己确保全体起义人员安然无恙
上海解放前夕,受中共地下党组织任命,张权作为上海城区武装起义总司令,王亚文为政委。他们拟定了上海武装起义的周密计划,得到陈毅、刘伯承前敌指挥部的批准。计划拟定:起义时间为5月16日上午10点。起义军将抢占位于北四川路的施高塔大楼,再向通往吴淞口方向的张华浜扩展,迎接解放军入城;同时由几支起义军部队协同作战,封锁吴淞口水道,控制机场,形成陆海空立体夹击之势;届时张权将亲自率领一支部队,配合解放军强攻北四川路敌京沪杭警备司令部,然后直扑复兴岛,活
捉蒋介石父子,以期赢得上海和平解放。精心设定的计划,却被参与起义的国民党132师中校参谋科长张贤告密而流产。坚贞不屈的张权,牺牲自己确保了全体起义人员安然无恙。
张伯森的记忆中,有对父亲策划起义的印象。1947年,他在重庆中正中学高中毕业后,来到上海与父亲一起住在麦加里38号,准备复习考大学。父亲忙不过来,他就帮着送个信、跑跑腿的;父亲约人说事,就让他在外守望。他记得有一次陪父亲到苏州一个师长家去,父亲与那位师长谈了约三小时,在外守望的他很是担心,因为他看出一些端倪,知道父亲肯定在干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张伯森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痛。那是他被金陵大学录取到南京上大学。1948年底父亲到南京,一天才早上六点,他在睡梦中被父亲叫醒。父亲对他说:“我一夜没睡,你帮我买些早点来,我就在你这里睡一下,晚上你送一条毛毯到我那里”。但忙着听课的他,竟将这件事忘了。电话那头的张伯森泣不成声,这一次竟然是与父亲的永诀。直到1949年5月27日前两天,他从学校军管会接到上海市委发来的电报“父亡,速来沪。”到上海见到从苏州赶来的母亲李俊卿才相信父亲去世是真的。当说到终于在普善山庄找到父亲遗体时,老人再度失声痛哭:父亲遍体鳞伤,被五花大绑着,标签还插在身上,惨不忍赌。
1949年7月,上海市委隆重举行纪念张权追悼大会,确定其为解放上海牺牲的第一号烈士。而那位出卖张权,领得五千大洋,解放后混迹于市的张贤,并没有逃过正义的审判,几年后最终被追捕入网判处死刑。张权的英灵得以告慰。
张林风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