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降灾祸
2001年的大年初四深夜,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回荡在邢长小区的条条小巷内,居民们正纵情释放着对未来的期冀。然而,他们不知道,死神却在这片祥和中,毫不留情地向他们其中的一个步步逼近。
此时,时任居委干部陈佩军正和同事在小区内巡逻,当俩人走至长春路时,远远就看到一辆救护车停在弄堂口,车子闪烁的顶灯在深夜格外刺眼,让陈佩军不犹心头一紧:“出什么事情了?”她边想边立刻向那团刺眼的光线奔去。
走上前后,陈佩军看到居民大林(化名)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脖子因为呼吸不畅不停急促地抽搐着。医生正在为他做着急救。大林的妻子报着孩子哭着告诉陈佩军,晚上大林放爆竹“迎财神”,却不小心呛入了烟尘,诱发了哮喘。突降灾祸,一家人手足无措。
连夜,大林入院,病情却未见丝毫好转,已到“告别时刻”。和家属一起看护在旁的陈佩军看见大林始终直愣愣地瞪着,似乎想在困难的呼吸中挤出一丝力气说些什么。大林平时最宝贝儿子悦悦了,是不是想见悦悦一面?陈佩军立刻叫大林的妻子把儿子抱到病床前。此时,大林瞪着的眼睛中突然闪过一丝光彩,瞬间那道光彩又变得有些哀伤。陈佩军说:“大林,你放心吧,我会帮你把孩子带大的。”话音刚落,大林眼中的光彩闪烁了两下,便立刻暗淡了下去……
13年后,回忆起这一幕,陈佩军依然记忆清晰。她说:“我始终忘记不了大林临终时的眼神。”
“认领孙子”
大林去了,留下了妻子和儿子。大林妻子几年前就已辞职,如今家中“顶梁柱”已倒,没有了收入,还要带着一个孩子,该怎么办?“你去外面打拼,我来帮你带孩子。”陈佩军信守对大林的承诺,把悦悦带回了家。
悦悦有了一个新家——这个新家里有“恩奶”、“恩爷”,还有一个16岁的“小阿姨”。
“恩奶”、“恩爷”给他准备了床铺、书桌,带着他上学、旅游。“小阿姨”读书时为悦悦辅导功课,谈恋爱时带着悦悦一起看电影,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还是不忘家里的悦悦,和丈夫一起关心着这个家庭特殊的“小成员”。
悉心呵护
陈佩军说,幼年丧父之痛还是在孩子的心上留下了伤痕的。悦悦年幼时,陈佩军去幼儿园接他,发现他总是盯着那些来接孩子的爸爸们。虽然,每次悦悦总是一言不发,但陈佩军知道悦悦是在想爸爸了。在和老师一番沟通后,老师表示,也发现悦悦对年长的男同胞格外留意。经过一番思考,陈佩军决定让老伴来接送悦悦。果然,换人接送之后,悦悦变得格外高兴,还拉着“恩爷”的手,一个个对老师和小朋友说:“看!我‘恩爷’来接我啦。”——陈佩军一家细心呵护着孩子心中最柔弱的部分。
转眼间,悦悦长大,进入了青春期。社会发展后带来的各式物质诱惑和青春期叛逆的冲动,让悦悦一时有些迷惘——“恩奶,同学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都送他们生日礼物。我的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有留给我?”面对小伙伴不断地“晒幸福”,悦悦有时难免感到失落。陈佩军告诉他:“爸爸带给你最好的礼物就是生命。其他都是要靠自己奋斗的。”虽然对这个“孙子”教育是严格的,但是陈佩军内心还是心疼着悦悦。在悦悦18岁生日时,她买来一条项链当作礼物送给了他,给了悦悦十足的惊喜。
一次,悦悦和同学因言语不和打架,误伤了对方。陈佩军严肃批评了悦悦后,带着他上门去给同学道歉。当同学家长从老师那里得知,眼前这个陪着孩子上门,对“孙子”错误格外严格的“奶奶”其实是悦悦所在小区的居委干部后,连呼意外,不但原谅了悦悦的一时冲动,而且对陈佩军的善举佩服不已。
十多年来,有人赞叹,也有人不解——“无亲无故,何必?”陈佩军却说:“不过饭桌上多放双筷子而已。我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感恩在心
13年过去了,居委干部陈佩军已经退休,5岁的悦悦也成了18岁的高大小伙。13年来, “恩奶”陈佩军的点滴恩情,悦悦记在心中。2012年,陈佩军患了重病,需要动手术。为了不影响悦悦学习,陈佩军原本不让悦悦到医院看望。得知“恩奶”的病情后,悦悦哭着自己摸索到医院,一定要留下守着“恩奶”才放心。
其实,悦悦的母亲在生活稳定后,曾多次把悦悦接回家住,可悦悦总是要回到陈佩军家里,住上一段日子。10多年的相处,陈佩军的家已成为悦悦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悦悦也成了陈佩军生活中的一部分。陈佩军说:“无论将来如何,我的家门永远向他敞开。”万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