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里居委,记者见到了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黄薇。“四川里居民区有600多户人家,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占了起码三分之一”,黄薇说:“之前,我们居委会每月都会安排一天开展为老服务,包括扦脚、理发、代收水电煤费用等。有些老人甚至早上6点就开始在服务点排队。但是,居委干部没有三头六臂,每月一次的活动显然并不能满足需求。”在基层工作了10多年的黄薇意识到,服务老人、社区治理不能仅靠街道、居委会,要成立一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队伍。她开始留意社区达人,包括党员、退休人员和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今年1月,四川里社区助老帮帮队正式成立。
家里的灯泡不亮了、水龙头有点漏了,老人们会找帮帮队;突然觉得有点头晕、感冒咳嗽过敏,老人们会找帮帮队;想捣鼓下新事物,刷个朋友圈、用电脑炒股,老人们也会找帮帮队……“帮帮队中,有的懂电懂水,可以帮老人修修补补;有的从卫校毕业,可以给老人的小毛小病提供专业意见;有的情商很高,可以帮老人疏导心理”,黄薇介绍说:“大家都是发挥一技之长,尽己所能地帮助老人。”
前不久,家住2号楼、已年逾八旬的徐老伯夫妇特地给帮帮队写了一封感谢信。记者在黄薇的带领下,来到了老人家中。进门便是不足5平方米的厨房,徐老伯指着头上一盏LED吸顶灯说:“前一阵子下雨打雷,我们中午做饭的时候,厨房灯突然就不亮了。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忌登高、怕跌倒,只能打电话给居委会寻求帮助。帮帮队的韩志勋老师了解到情况后,二话不说就来我家帮忙弄好了。”徐老伯感慨道,两个子女都住在外区,他和老伴都80岁了,日常生活总会遇到些事情需要别人搭把手、帮帮忙,“现在社区里有了帮帮队,阿拉心里踏实多了。”“助老帮帮队的规模不大,只有10位居民。我们正在号召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为助老爱老、邻里和谐、社区建设出一份力”,黄薇如是说。
远亲不如近邻。像四川北路街道四川里助老帮帮队这样的社区志愿者团队还有很多。例如,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小区“丁妈妈帮帮队”为居民化解矛盾、帮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为外来媳提供计生服务,是小区计生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平台。又如,曲阳路街道东体居委“帮帮队”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送餐、送医等服务。提篮桥街道西安居委“马姐姐帮帮队”多年来一直热心帮助社区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
社区帮帮队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了家门,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大家不计回报,友爱互助,既和谐了邻里关系,又提升了社区的文明水准。
张雯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