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要让市民吃得放心,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记者近日从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区将以创建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区为契机,通过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技术、建立食品安全远程信息化监控机制以及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等多种举措,为市民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食品快检室举起“安全盾”
本区将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严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关口,构筑食品安全问题“主动防御”机制。“比如某个蔬菜在例行抽检中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我们就会针对性地进行再次检查,确保市民餐桌上的菜品质量。”区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此外,区市场监管局将在全区8个街道市场所设立快检实验室,为食品安全抽检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广中、凉城、欧阳、曲阳市场所已建成设施完备并投入日常运作的快检实验室。
据了解,区市场监管局还将对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经过抽检,将餐饮服务单位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针对C类和D类餐饮单位加大检查频次,并在商家醒目位置公示检查结果(笑脸、平脸、哭脸),“以后市民只要看公示就能知道餐厅的食品安全状况,也能让市民吃得放心和安心。”
安上远程监控“千里眼”
食品安全远程信息化监控机制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工作的新亮点。该机制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在各食品生产企业或商家安装摄像头,在各市场监管所设置远程监控室,监管人员在电脑上就能实时监控,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同时,食品安全远程信息化监控还可实时记录和传输食品安全数据,构建从原料采购到政府监管的全程食品安全溯源机制,确保食品经营流向可控、源头可溯。今年将在凯德龙之梦购物中心、瑞虹新天地等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进行推广。
同时,通过远程监控机制推进“明厨亮灶”工程的开展。区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说:“在餐饮单位安装探头也是对餐饮单位的督促,促进其提高厨房管理水平、餐饮质量。敢于让消费者看清厨房操作过程,也是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达到社会共治的目的。”
另外,针对本区内仍然存在的无证餐饮,区市场监管局将结合“四违一乱”整治,力争达到年末基本消除的目标;同时,采取疏堵结合措施,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无证照小食品店、小餐饮、小摊贩引导其合法经营,力争化解市民实际需求和无照经营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