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钠 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显著相关。在日常膳食中,钠主要是以食盐的形式摄入的。钠的每天摄入量减少2.3克,高血压者的收缩压下降5.8mmHg,舒张压下降2.5mmHg;血压正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则分别下降2.3和1.4mmHg。
二、钾 钾有直接扩张血管作用,能增加尿钠排出而降低血压。其它的降压机制还包括:抑制血管紧张肽原酶释放;对血管紧张肽Ⅱ反应的升高血压物质的拮抗;减少血管收缩剂凝血噁烷的产生;增加血管扩张剂赖氨酰舒缓激肽的产生;钠/钾比值的减小可引起血压的降低等。
三、钙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钙摄入量和血压呈负相关。钙摄入量不足时,细胞外液中钙含量降低,导致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外钙内流,细胞内钙增加,导致平滑肌细胞收缩,血管阻力升高,引起血压升高。
四、镁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内镁降低,与血压呈负相关。镁可以降低血管弹性和收缩力,可能是由于降低了细胞内的钙所致。此外,在血清镁增加时,可以刺激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Ⅰ2的产生。
五、蛋白质 摄入蛋白质越多,高血压的相对风险越低。蛋白质及其所含的某些氨基酸可能对血压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如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NO)的前体,NO是调节血管张力和血液动力学的内皮舒张因子,精氨酸或NO的缺乏会引起高血压。
六、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是造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饮酒与血压的关系与饮酒量有关,每天摄入酒精30g以上者随饮酒量增加血压会显著升高,因此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