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吕某、钮某三人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物色被害人,先由1人将被害人约出来开房吸毒,再由剩下2人假扮民警将被害人“抓获”,要求被害人交一笔“保证金”私了放人。11月28日,虹口区检察院对吴某、吕某以抢劫罪提起了公诉,对钮某以招摇撞骗罪提起了公诉。
吴某是一名瘾君子,多次因吸毒被抓。在几次与警察“打交道”的过程中,吴某熟悉了公安机关处理吸毒人员的工作流程。一日,吴某赌博输掉很多钱,想搞点钱填补漏洞,结合自己被公安拘留的经历,忽然想出了一条“生财之道”:冒充警察去抓别的吸毒人员,借机敲诈一笔。他找到了经常吸毒的吕某和钮某,三人一拍即合。
吴某先是冒充女性身份在网络上搭讪吸毒的男子。3月14日凌晨,他在网上结识了刚到上海不久的小叶。他告诉小叶自己有“货”,约小叶当晚出来开房吸毒,小叶欣然同意。随后,吴某让钮某去唐山路上的某酒店和小叶见面。钮某如约和小叶一起开了一间房,并掏出一小袋冰毒,邀请小叶一起吸食。
据小叶回忆,吸完后,钮某说她还要了些东西,便下楼去拿。他在房里等待时,听到有人敲门。小叶打开门,不想外面站着的不是钮某,而是两名“便衣警察”。这两名“警察”向小叶出示了证件。小叶吸毒被抓,心里十分紧张,全程配合两位“警察”的查验要求。吴某给小叶验了尿,吕某给小叶戴上了手铐,并要求小叶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渐渐,“警察”的话风变了。他们开始询问小叶的微信支付密码,其中一人还开始扇小叶耳光,并告诉小叶如果想走,就要交保证金两万元人民币,再帮他们找到两名吸毒人员。小叶很害怕,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自己因吸毒被抓,于是借口嫖娼被抓需要保证金向亲戚借了5000元人民币。吴某、吕某当场用微信将这笔钱转到了自己的账上。回家途中,小叶冷静下来,渐渐觉得事情不对,真正的警察应该不会向吸毒人员进行勒索,两人应该是冒牌的。他马上报警。
当天早上9时许,警察在宾馆里抓住了还未离去的被告人。据吴某等3人供述,他们抓住吸毒人员害怕警察、不想被公安处理的心理,用偷来的警察证和手铐吓唬被害人,乘机提出可以私了,以此赚一笔“私了费”。
本案承办检察官认为,本案三名被告人为非法获取他人钱财,分工合作,设计圈套引诱他人吸毒并冒充警察查处,行为构成招摇撞骗罪。其中,被告人吴某、吕某为取得财物当场使用暴力,其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