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设立5万多个疫苗接种点,已接种超2.5亿剂次……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接种工作,考验着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供应能力。新冠病毒疫苗第二针能按时打吗?产能够吗?安全运输是否有保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日前就这些问题作出回应。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疫苗研发生产处于世界前列,产量和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内疫情防控和疫苗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国内接种需求不断增加,如何确保疫苗生产、运输、接种等环节无缝衔接,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针对有群众反映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接种困难的问题,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将加强供需衔接,在制定疫苗分配计划时优先保证第二剂次疫苗的接种需求。她还提示,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求,灭活疫苗第二剂次可以在第一剂次接种后的3至8周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相同技术路线的不同生产企业的疫苗可以替换。
保障疫苗接种,既要在接种环节合理分配,更要确保生产供应稳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介绍,为进一步保障新冠病毒疫苗供应,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正利用所属的长春、兰州、成都、上海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分包装能力扩大新冠病毒疫苗产能。
同时,运输也是疫苗供应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李华强表示,为了确保疫苗货物运输更加安全高效,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卫健、民航、药监、国家铁路集团等部门和单位,从供需匹配对接、车辆通行保障、运输动态监管等六方面进行了再部署。同时,依托疫苗货物运输调运单系统,对执行疫苗货物运输任务的车辆实行免费、不停车、优先快捷通行政策。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