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指导创建了“杨如明党建志愿者工作室”,“杨如明党建志愿者工作室”领衔人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凉城新村街道秀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如明,同时聚集了4位热爱社区工作、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工作室成立以来,搭建了“党建苑”、“书记茶苑”、“读书苑”三个活动平台,发挥“业务培训、创新策划、实践指导、典型推广”四大功能,运行一年多来,取得良好效果。
打造人才培训新基地
近两年,随着社区居民区书记新老交替,越来越多的党务工作“新手”进入社区工作。刚刚接触基层党务工作的新人,对工作的认识度、熟悉度不够,如果不接受系统培训,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有可能“捉襟见肘”。为此,工作室联合街道开办了社区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对居民区22名新上岗的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为“新手”尽快转化为“老手”奠定基础。
今年6月,受区民政局的委托,来自全区各街道的16位青年社工“生手”走进工作室,拜领衔人杨如明为师,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学习工作经验。杨如明及工作室的其他同事不定期与青年社工交流、指导,倾心带教,将自己的工作感悟、心得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此外,工作室的“读书苑”还经常召集青年社工们参加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通过“拜师学艺”,青年社工们从杨如明等前辈们身上取到了社区工作的“真经”,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工作理论和实践能力。
开创群众工作新方法
工作室成员在社区走访调研中发现,物业管理问题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基层工作的难点、瓶颈。针对这一现状,工作室围绕“居民区党组织如何发挥物业公司在小区管理中的作用”主题,举办“书记茶苑”专题研讨活动,通过自编自导情景剧的新颖方式,将居民区书记反映的小区物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一呈现,并邀请了嘉兴街道瑞康居委会、江湾街道欣逸居委会、川北街道宝安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和物业公司经理,现场介绍物业党建联建的生动事例及经验做法,获得了与会基层工作者的共鸣与好评。
工作室成员们还经常到街道各个居民区走访、座谈,对居民区的瓶颈问题、创新工作等给予指导。其中,工作室立足水电居民区实际,精心策划水电自治家园“1+5”运作模式,指导其成立“水电自治家园工作室”,有效拓展了水电居民自治新视野,增添了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
开凿信息交流新渠道
工作室在培养人才、指导实践的同时,也致力于成为一个知识、经验、心灵、情感等交流沟通的平台,集聚群众工作正能量,提升社区发展新成效。
为利于交流工作心得、树立先进典型,工作室创办了《党建苑》内刊,每月定期印发。同时,利用《党建苑》对基层党建工作案例进行推介,每个案例加注点评,供各基层党组织参考学习。工作室还开通了微博、电子邮箱、QQ群等现代网络工具,建立了党组织书记之间交流互动平台。目前,共发布交流读书心得55篇,微博信息25篇,共有QQ群成员50余人。工作室还联合凉城心灵港湾总站举办了“心轻盈,才会赢”主题QQ群聊,近40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群聊中集体交流
一年多来,“杨如明党建志愿者工作室”立足社区实际,不断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
杜 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