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里的195位体育指导员是居民们的社区“健身教练”,近年来推出的“点单”式服务更是直接将居民们喜闻乐见的体育“大餐”送进各个小区,让大家直呼“过瘾”。
市民按需“点单”
每天早晨或晚饭后,广场舞、健身操队都会在各小区摆开阵势,居民们锻炼的热情高涨,他们的活动项目可是由专业“教练”一步步教出来的,“我们有社区体育指导员,他们指导我们很多健身项目呢!”
体育指导员来自各个社区,自愿参与为居民服务,通过统一的培训持证上岗。其实,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负责人吴美雯介绍:“过去就是号召各居委文教干部等来学习健身项目,再回到社区教给居民。”
然而,这样的模式常常是“我们教的不是居民想学的,他们想练的我们却不知道。”体育指导员无奈地说。为了彻底改变这种“隔靴搔痒”的方式,真正让居民享受到“自主”锻炼的乐趣,“点单”式服务进社区应运而生。
送服务也暖人心
体育指导员不仅为普通居民送上体育文化“大餐”,还为各类社区文艺团队、组织社团等带去专业指导。其中,社区中专注于关爱失独家庭的“惠心苑”是指导员们的重点服务对象之一。
吴美雯说:“我们发现,‘惠心苑’的成员都比较害羞,我们就多次上门,专门为他们挑选项目,比如民族舞和健身气功就非常受欢迎。”通过手把手地耐心指导,渐渐地,惠心苑里有了更多欢笑,大家不仅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彼此间交流的更多的成了“今天跳什么舞?”,这些变化也让体育指导员们倍感欣慰:“我们就是想让居民开心地锻炼,健康地生活!”
下社区送服务
不仅如此,社区体育指导员团队对辖区22个居委,近100个居民点的健身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排摸,根据上级安排,承担调换体育健身设施的工作。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体育指导员们都深入各个居民点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组织居民学习使用设备,提示居民体育健身时的安全事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居民优美、和谐的健身环境,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和一致肯定。
广 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