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区属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区精卫中心不断推进医改,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担负全区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宣教、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成为首批国家卫生部686项目试点单位,年门诊人次达10万以上。“绿丝带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市卫生系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仁心仁术——社区卫生服务便民利民”入选区“城市新印象十大民生变化”项目。同时,医院“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为全国四个试点区之一,承担起多项市、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颇受专家好评。
据介绍,随着《精神卫生法》的颁布与实施,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和康复引起广泛重视,纳入重大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因此,一支由精神科医生、护士为主体,公卫医生、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团队诞生,形成主动服务社区的精卫服务新模式。
在日常走访社区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患者擅自停药的现象,除了多次登门劝导、了解原因外,还制定出“私人”个体化的治疗与康复服务。由于精神疾病存有特殊性,许多患者自理能力、社会功能退缩,而大多数家属又不忍其受苦,错失康复机会。小陈(化名)出生成长于条件优越的家庭,发病后,家人们不知所措、盲目就医,渐渐滋生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散漫惰性。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更正了家属想法,并为小陈制定了长期康复计划,鼓励家属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如按时起床、个人卫生清理、戒掉依赖他人的坏习惯。经过几个月训练,小陈的自理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主动式社区治疗”的模式,使精卫就医变得更人性化,定期数据统计、综合分析评估,调整康复计划,效果显著。该项目启动以来,共服务对象115人,提供访视3644人次。在服药依从性、药物副作用、日常生活自理、家庭关系、社交能力等各方面均有所改善,也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今后区精卫中心将进一步探索创新、保障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打造精防医生指导、患者参与、家人监督、社工配合的虹口特色精卫服务模式。谢智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