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一座曾经让我牵肠挂肚的古城。那年8月下旬,我和沪上企业报、高校校报的同仁们来到了凤凰古城。
那天,在经过了常德等几个地方后,傍晚时分,我们一行到达了凤凰古城。青山环抱古城,沱江水绕城而过,青色石板街,小巧吊角楼,沧桑老城墙,这是我与凤凰古城的初见。
吃过晚饭后,我下了一段台阶,沿着沱江信步向前走,凤凰古城的夜景果然名不虚传,色彩斑斓。沱江两岸,皆是湘西风格的吊脚楼建筑,沱江在中间悄悄的流淌着。路边有穿着苗族、土家族等民族衣服在拍照的姑娘们。当地的手艺人在给游客们梳着五彩辫,一个个细细的小辫子,中间夹杂着五颜六色的彩带,看上去特别漂亮,很有一种奇异的民族特色。
凤凰不愧是一座浪漫的古城,它的夜更是令人着迷。夜晚的灯光照在沱江的江面上如梦如幻、又有些光怪陆离。临街而设的酒吧和烧烤吧里不时传来震耳的音乐声,俊男靓女们正跳着欢快的舞蹈。夜色下,那通体发光的万名塔、那轮廓毕现的虹桥风雨楼,糅合着过去和现代的元素,仿佛诉说着凤凰从前和当下的故事。
走在夜幕下的古城,只见街巷里每一间不大的店面都被各式各样的小商品摆满。有苗族、土家族、瑶族特有的银饰、蜡染制品、各色纪念品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而我则更喜欢伫立在街角,悄悄地观察着那些穿着苗族服饰、兜售银饰和手工艺品的妇女。她们的银饰没有店里面的光鲜闪亮,银饰上雕刻着古朴神秘的花纹,泛着温润的光泽,像古城一样含蓄内敛。
在朦胧的月色下,不觉爬上了凤凰古长城,上面的城楼两侧有很多卖吃的小摊,血鸭粑、凉粉、麻辣烫、米线、炸的小龙虾、臭豆腐,还有自家制作的酸笋。所谓血鸭粑,就是在猪大肠里灌进了糯米,放了鸭血,然后蒸熟切块,酸笋又酸又脆,这些都是在上海的家里或饭店里吃不到的。再往前走有很多卖姜糖的,现场手工制作,还热热的,尝了一块,果然是比在超市里买的姜糖更加纯正味浓,来过凤凰的很多人都会说,凤凰已不是当初沈从文笔下宁静的凤凰古城了,它充斥着浓浓的商业气息,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古城里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那一幢幢青瓦木楼和一户紧挨一户的小商铺,依然在述说着几百年来的富庶繁华。这座古城不似大城市的纸醉金迷,却也自带光芒、有一种独特的繁华。
这一天晚上,我沿着沱江,走了很久。
凤凰古城之所以有名,当然是离不开沈从文的。30多年前我在华师大读中文专业时,曾在校图书馆的书架上无意间翻到沈从文的《边城》。这一翻,便是多年光阴,入梦难醒……
次日清晨,古城被雾气缭绕着。我们一行乘坐着小船沿沱江顺流而下。沱江两岸边的吊脚楼鳞次栉比,这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建筑形态凝聚着当地人长期积累下来特有的社会生活习俗、民族性格、美学情感以及文化意识的取向。如今,很多吊脚楼已被改造或包装成了旅店、酒楼、茶馆、酒吧,其最初的主人是谁、还在不在?恐怕已无从知晓……过度的商业开发,多多少少导致河两岸众多的吊脚楼无论建筑外观,还是使用功能都有些被“异化”了,其原先的建筑韵味及作为湘西文化载体的功能确实打了折扣。我幻想着,希望能有杰出的建筑规划师拿出大手笔,让凤凰这个美丽的地方“新貌换旧颜”,让世世代代都能享受着古城的古朴、古貌、古色、古香。
船游沱江后,我们一行来到位于古城中营街上的沈从文故居。常有人说:“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很多人来凤凰,就是因为沈从文而来,因为《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自他笔下流出的作品。故居里有着沈从来生平事迹展览室,陈列着沈从文的遗墨、遗稿、遗物等,已成为凤凰人文景观之一和最吸引游客们“打卡”的圣地。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与少年时代。沈从文15岁时因家道中落,离开家乡参加了湘西土军,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军阀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从文来到北平开始了他的从文生涯,先后创作《边城》《湘西》等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齐名。20世纪50年代后,沈从文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写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享受副部级待遇的沈从文病逝,骨灰葬于故乡凤凰的听涛山下。同年,沈从文故居经修缮向游人开放。
沈从文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从文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在沈从文故居门口的纪念品出售处,我的老同学、《邮电经济》主编杨锡高兄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本《沈从文传记》,看来是要带回去细细品读、研究一番的。
我们一行在凤凰呆的时间很少,午饭后大家就上了大巴急急地赶往张家界。匆匆吃了几口饭,我便一个人走到街上,在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溜达片刻。本想赶到沈从文墓地,但路线不熟,时间也不允许。
我不过是来过凤凰古城的千万过客中的一个,来了又走。况且,我在凤凰古城逗留的时间还不足一天便又匆匆上路。可不知为什么,好几年过去了,那一年夏天湘西之行沿途中很多风景已然模糊,唯独对凤凰古城仍有着难以消褪的清晰印象。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对这座我曾执着憧憬的古城,我依然怀有一丝怀恋、几分难舍。看来,在这暑气消退、天气渐凉的秋日,我该整理行装再次出发,回到凤凰,再续和古城的这一段情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