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以“无韵之离骚”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史家之绝唱”。《史记》中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人物对话、动作、神态等文学技巧在真实传递历史人物存世状态的前提下,也给千百年的读者送上一席精神的珍馐。
以文学手法表现历史真实人物是中国传统修史的一个特点。蔡慧蘋新著《历代女书法家传》继承了这一点。建国以来,从女性书家角度,以洋溢的热情对其人、其艺作全面的系统梳理,讴歌其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本书作出了一位学者型书法家的努力。
规范、严格的学术操作兼之流畅、生动的表述语言使其理论的独立倾向能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从而引发继续查阅原典的兴趣,而这,恰是本书作者一个重要的写作目的。
本书将女性书家的骄人风采纳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枝,然后在大史观的基础上分披其叶,采撷其果,这样,既交代了人物的历史属姓,又让读者欣赏到女书家们各人各异的性格特征和琳琅满目的艺术风格。让历史人物从时间隧道的迷雾中走出来,渐行渐清楚,进而靠近我们,互动对话,这应该是读者最想达到的目标,而本书作者努力使你获得这项成功。
写史记人,最重要的是史料的辨伪,如本书涉及之卫夫人之谜、谢道韫婚姻之评判、王献之保母《李意如砖志》,扑朔迷离的存世解读等,在教你读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伪存真而接近真理。
任何一部艺术史的构建都离不开女性的参与,中国书法史同样如此,女性在书法领域表现出的五色杂陈的美丽生态令国人目不暇接,其中有男性书家毕生未能达到的人性高度。作者在笔触中流露出的对先贤的崇敬、礼拜令人深为感动。
作者为女性,系资深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工作者,已出版专著数十部(篇)。读者如能将本书看成为古今女书家的心灵对话,也许更能将阅读的感悟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
如果说今人阅读原典、赏鉴作品,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了解与其有关的史实,包括社会与人物的相关生态,那么,作者倚着历史出身的专业背景娴熟、理智地给读者提供了这一对话的平台。与此同时,作者在书中迸发出的真实情感、心灵体验亦确实是先贤璀璨光芒的一道折影,照亮了以史存人、以实写史的路径。
本书可读性的增强与延伸也许会成为现实,这一切都缘于作品铺就了古今女书家携手对话的美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