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妻子做圆子
  ■苏忠能

  北风萧瑟,寒意袭人,申城又到了冬天的时节。冬天的到来,意味着过年的临近。妻子每到冬天总要做些圆子,让全家人早享过年的感觉,吃上热气腾腾的圆子,其乐融融。

  圆子,顾名思义,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做圆子是家乡的风俗,妻子做圆子还得从年轻时说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家闺女除了读书、干农活外,还必须学会纺纱织布、包粽子、做圆子、打毛衣、针线活等,这些是评价年轻姑娘能力的基本内容,也是提亲论嫁的热议话题。我妻子读书不错,农活也干得好,以上这些活样样会,尤其做圆子,她做得既快又好,在左邻右舍稍有名气。

  我们结婚后,我家常吃到她亲手做的圆子,吃了一次总是回味无穷。那个年代,做圆子要到过年,妻子将糯米泡上水后沥干,家里人用石磨,磨成糯米粉,把糯米粉放入适当热开水,揉成团,然后将各种甜、咸的馅子包入其中,关键技术是做得过程,抠窝包馅要得当,圆子周围米粉均匀,不露馅,不变形,糅度适中,还要做得快。然后将圆子下入锅内滚烫的开水中,经过三次烧开,圆子不漏馅,柔软光亮,自然浮出水面,圆子就熟了,盛在碗里就可以吃了,这活妻子得心应手。

  随军工作后,部队驻地没有石磨设备,当然就没有做圆子的糯米粉了,圆子做不成,妻子总感到不如意。有一年冬天,我执行任务回来,一进家门,看到热气腾腾的圆子正在出锅,我喜出望外。妻子满面笑容地说,好几年没有吃上亲手做的圆子了,今天让您一个惊喜。全家在享受圆子席间,妻子讲述了她没有糯米粉也能做圆子的办法。部队驻地只有现磨的水磨粉,水淋淋的,只能做宁波汤团。她想了一个办法,在水磨粉中掺入三分之一的面粉,严格掌握水的比重,糅合成团,然后与原来做法一样,经过试做获得成功,味道与以前差不多,就是比较难做。后来我们又年年吃上了她做的圆子,尤其在元宵节,圆子上桌,锦上添花,赞口不绝。

  九十年代初,我们转业到上海后,现磨的水磨粉市场很少看到,妻子又难为了,她到处寻找做圆子的原料。有一天看到超市内有袋装的水磨糯米粉,她买了一包回家,进行试做,发现既粘手又不成团,做起来很困难。她想起了在部队时的做法,掺入部分面粉,把握好水分,不干不湿,只要不沾手,能包住馅就可以了。从此,我们又吃上了柔软可口的圆子。

  昨天,妻子与我商量,申城已进入冬季,我们又想吃圆子了,两人一拍即合。我们立即准备做圆子的馅,有豆沙馅、核桃芝麻馅、荠菜肉糜馅、香干萝卜馅等,忙乎了一个上午。下午开始做圆子,只见妻子揉面搓团轻松自如,抠窝包馅得心应手,忙的不亦乐乎,一会儿,一个个圆子摆满了桌子。然后圆子下锅,片刻间,一碗碗热气腾腾圆子随即登场。圆的是豆沙馅,长的是荠菜馅,一头尖的是芝麻馅,二头尖的是萝卜馅,还用枸杞子点缀一下,光亮悦目。可谓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在冬天里全家能吃上新鲜的热圆子,糅润可口,味道特好。爽在口中,甜在心中,真是家有贤妻,幸福一辈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
   第04版:副刊
二〇二〇年《虹口报》开始征订
图片新闻
读一本有趣味的书
妻子做圆子
北极村
虹口报副刊04妻子做圆子 2019-12-12 2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