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本区召开学党史纠“四风”树新风警示教育大会
~~~
本区编制《虹口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建后运维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本区不断加强各类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举措~~~
~~~
~~~
凉城新村街道第二家社区食堂开张~~~
~~~
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凉城新村街道第二家社区食堂开张
家门口添了“新滋味”

  ■本报记者 张燕丽

  每天营业近15个小时,提供早中晚三餐,60岁以上老年人满足一定条件还可享受9折优惠。今年4月,凉城新村街道的第二家社区食堂开门营业。几个月来,这家社区食堂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心头好”。

  食堂开在“家门口”

  上午10点半不到,位于车站北路709号的凉城社区食堂内,已经有居民陆续前来用餐。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提供堂食和外带,午餐时段大约有近20个菜可供居民选择。

  72岁的裘阿婆居住在社区食堂对面的文苑小区,平时自己一个人生活。她的身体还算硬朗,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但随着年纪一天比一天大,每当做饭时也会觉得有些麻烦。“有时候既想吃这个又想吃那个,一个人吃的量比较少,多烧几样吧就吃不完,特别麻烦!”

  当看到小区对面开了社区食堂,裘阿婆就进来“打探”了一番。她发现这里菜品很丰富,价格也很公道。于是,自从社区食堂开放以来,裘阿婆便几乎天天都来光顾。

  “我今天买两份素菜打包回家,一个洋葱鸡蛋,一个韭菜绿豆芽,一共6块5毛钱。”裘阿婆告诉记者,社区食堂的开放极大地解决了她的用餐问题。

  据了解,凉城新村街道的这家社区食堂每天除窗口展示出售的各种大荤、小荤和素菜,还有点菜服务。该社区食堂负责人艾建兵介绍,点菜服务也受到了很多居民的欢迎,特别是在周末,不少老人会和来探望自己的子女一起到社区食堂点菜聚餐。

  回应需求“办实事”

  目前,该社区食堂从早上5点半开始营业,为周边居民提供早餐服务,中午10点半开始提供午餐,晚餐则在下午4点开始提供。“我们从早上5点半营业到晚上8点钟。平均每天早餐要销售300份左右,午餐晚餐在200客左右。”艾建兵说道。

  居民对社区食堂的欢迎显而易见。而居民欢迎的背后,在于街道对居民需求的积极响应。凉城新村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宓梦舒介绍,通过多次走访和调研发现,该区域居民对建设社区食堂的呼声较高。“车站北路这一片住宅小区林立,而且老年人占比较多,解决用餐需求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凉城新村街道始终把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街道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成果,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为把建设食堂这一居民所盼化为现实,街道不断盘活、整合、协调社区资源,通过引进专业第三方运营单位,街道给予部分补贴这一方式,选址车站北路709号建设辖区内第二家社区食堂。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凉城新村街道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防疫知识
   第04版:虹口记忆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虹口区“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揭牌
加装电梯有了“后续管家”
守好城市“每道门”
区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情况专题通报会召开
上海市虹口区选举委员会公告
家门口添了“新滋味”
报头
虹口报一版要闻01家门口添了“新滋味” 2021-08-23 2 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