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庆祝建院100周年~~~
~~~
~~~本区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走过一年
~~~
~~~
本区将数字化改造融入“美丽家园”建设~~~
~~~
~~~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业化养老服务﹃打包﹄回家
本区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走过一年

    ■本报记者 张燕丽

    “帮我网上预约专家号,帮我叫车,陪我去医院,还有平时打扫卫生、买菜,他们都帮我解决了!”家住凉城新村街道车站北路的李阿婆和老伴,子女常年在国外。李阿婆因患有严重糖尿病而腿脚不便,平日的打扫、购物、配药、就医曾经一度困扰着两位老人。如今,一年多来,李阿婆和老伴享受到了每月8小时的服务套餐,内容包含血糖监测、打扫卫生、买菜购物、陪医配药等。

    自2020年以来,本区在凉城新村街道正式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该项试点让老人在自己家里就能享受到专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实现“居家养老”。

    探索“不离家”养老服务

    凉城新村街道位于虹口西北部,是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老公房为主的居住型社区,人口密度较大,老龄化程度较高。截至目前,辖区内户籍人口7264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1125人,占比42.8%。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在党建引领“三聚工程”的总体布局下,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不断深化辖区“9073”养老服务格局,推动居家式、社区式、机构式的融合发展,让辖区老人在家中可获得生活照料,体验温馨、便利的养老品质服务。

    在辖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布点日渐完善基础下,街道通过走访、座谈发现不少老人还是更愿意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自己的家中生活,但因身体原因、家属负担多等原因,需要辖区提供多层次、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街道以《上海市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方案》为契机,探索辖区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在2020年正式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中,街道以南面水电长者照护之家、北面恬苑长者照护之家为支点,通过社区养老资源和机构人力的整合,分别将养老服务从长照机构点辐射至南北两片,形成辖区全覆盖。此外,专门制定服务菜单,通过走访调研,以老人需求为出发点,形成诉求较多、需求量较大的养老服务套餐,包括专业类的紧急援助、助餐、助洁、助浴服务,生活类的家政卫生、代配药、陪同就医、陪同购物服务,机构类的日托体验、活动服务等,并根据服务提供频次设定合理的套餐价格。

    在确定了推行家庭照护床位的支撑载体并制定服务菜单后,街道又通过养老顾问、海报单页宣传、片区座谈会等,排摸辖区内高龄独居、纯老等重点人群,主动对接宣传。

    “菜单”内容个性化定制

    86岁的许阿婆家住水电路,老人患有肺部感染、胸腔积液、重度贫血、心脏衰竭等多重病史,晚上还需陪同起夜数次。随着独自照顾她的女儿年纪增大,白天黑夜的照顾逐渐力不从心,两个人都愁眉不展。街道养老顾问在上门探望时,阿婆的女儿表达了对陪夜服务的需求。

    实际上,在家庭照护床位试点的推进过程中,街道不断听取居民建议和意见,和许阿婆一样有陪夜需求的老人不在少数。为此,街道多次搭建平台,两家提供服务的长照机构总结经验做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商议工作推进事宜,从服务内容、服务团队、服务质量三方面不断提升完善。制定的服务菜单结合实际,由组合套餐向个性化定制转变,逐步形成陪医、陪夜、帮办、助餐四大特色服务内容。

    于是,困扰许阿婆和女儿的难题迎刃而解。许阿婆签订的家庭照护床位中设有陪夜服务,护理员除了为老人晚间洗护、叮嘱吃药、提供低流量吸氧专业服务,还主动关心老人,为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蒸煮一些小点心给老人加餐,不仅缓解了老人女儿的负担,(下转2版)

(上接1版)也解开了两人的心结。值得一提的是,在签订家庭照护床位协议后,结合老人需求和频次的实际,推出了“先服务后结算”,打消了老人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而为了确保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实效和居民的满意度,街道还建立了回访机制。通过机构自我回访、居委居民回访、街道抽查监督的三级回访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协调处理,对提出的诉求和建议开展商讨和完善。

      近年来,凉城新村街道不断强化养老顾问“马伟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在原有的“一站三级多点”,即一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四个市民驿站托养为支撑,25个居民区活动室为辐射的养老服务平台基础上,打造“长照服务点+”的共建共享模式,即在布点水电长照养老设施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为机构增能,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工作,提升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覆盖率,探索时间银行工作,推进志愿兑换服务的有效循坏,弘扬辖区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形成辖区特色的嵌入式养老服务联合体。还结合适老化改造、康复辅具租赁、社区食堂智能化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夯实“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截至目前,凉城新村街道已有90位老人签约了家庭照护床位,实现“不离住宅、不离社区”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不断完善提升养老服务,打造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探索形成凉城社区“宜居乐龄”养老工作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防疫知识
   第04版:副刊
坚决筑牢虹口疫情防线
努力提升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
区领导视频慰问机场防疫突击队
专业化养老服务﹃打包﹄回家
居民志愿者共迎中秋佳节
2021年虹口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为老旧小区安上“智慧大脑”
本区一位外籍人士获市“白玉兰纪念奖”
报头
虹口报一版要闻01专业化养老服务﹃打包﹄回家 2021-09-20 2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