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首次开庭

  本报讯(记者 耿小彦)8月7日上午,虹口区人民法院在上海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首次敲响法槌,商事审判庭法官就一起涉外委托合同纠纷案件组织庭前会议,聚焦法律冲突识别、准据法选择等核心问题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虹口区司法局及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律师代表参与旁听。

  该案中,原告戚某向被告转账2000万元委托投资国外注册的某机器人公司,因未获约定收益引发纠纷。鉴于款项交付在国内且关联主体住所地均在上海,虹口区法院具有管辖权。庭前会议围绕准据法确定展开,原告主张适用中国法律,被告认为应适用与委托合同履行有最密切联系的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庭前会议后,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提交等环节确定了下一次庭审的内容。

  现场,法官还结合争议焦点和法律适用难点为旁听代表讲解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实现了“庭审观摩”与“规则解读”的有机衔接。

  近年来,虹口区坚守“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战略定位,积极推动区域法治功能提升、法律服务集聚。而位于白玉兰广场八楼的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聚焦八大功能高地,致力于打造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法律服务综合体。

  “将这起涉外案件放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进行巡回审判,既是参与推进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积极实践,也希望通过巡回审判进一步架起与辖区企业普法互动的桥梁,为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虹口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负责人介绍。

  涉外商事审判的吸引力源自经营主体对其公信力的感受度。近年来,虹口区人民法院持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先后设立“北外滩街道巡回审判庭”和“北外滩(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室”,旨在持续打造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提供优质涉外法治供给。此次将巡回审判引入国际法律服务港,是司法服务区域发展的又一创新实践。

  庭审结束后,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企业参与诉讼,虹口区人民法院还向企业发放了编写的《涉外商事案件程序类案例手册》。手册围绕涉外案件管辖、仲裁衔接、证据规则等程序要点进行系统性解析,通过对十起涉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涉外商事纠纷解决实务提供“参考指南”,为中外企业应对涉外商事纠纷提供清晰指引。活动现场向参会企业代表发放手册,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实用工具”。

  虹口区人民法院院长叶伟为参加活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副刊
虹口积极构建海事纠纷多元解纷新格局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首次开庭
虹口区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报告出炉
虹口学子刷新历史最佳成绩
电动自行车上牌量为何增长?
马伯庸现身虹口书会
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新病区启用
虹口报要闻02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首次开庭 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