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伯庸现身虹口书会

  本报讯(记者 刘洋)8月11日,著名作家马伯庸来到虹口,在瑞虹天地太阳宫举行主题分享会。马伯庸作为知名作家,其作品《长安的荔枝》广受读者喜爱,改编成的同名影视作品,近期也在荧幕与观众见面。在分享会上,马伯庸围绕《长安的荔枝》分享了创作心得与背后的有趣故事。

  马伯庸透露,创作灵感源于一次教儿子背诗。当背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时,有过十年上班族经历的他,思考起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背后复杂的落地执行问题。这一独特视角让他灵感迸发,仅用11天,废寝忘食地完成了这部作品。实际上,这11天创作时间的背后,凝练了马伯庸11年的积累,不仅深入调研盛唐长安城的历史古迹、博物馆,了解当时的衣食住行,还与果农交流掌握荔枝的农学知识,观察运输途经地的地理环境。

  上外毕业的马伯庸,对虹口十分熟悉。访谈中,他特别提及在虹口街巷漫游的意外发现——西本愿寺旧址,这座20年代日本人建造的分院,采用了印度建筑风格,曾是对华文化侵略的据点,抗战胜利后被收回。“像这样冷门的建筑,其实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关于信仰与抗争的故事。从这种角度看,虹口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基因,包括犹太难民纪念馆,也是能够挖掘的点。”

  马伯庸表示,虹口的文化资源要用更生动的故事和载体来激活,让当下年轻人能找到与历史的共鸣点。“北外滩、多伦路、山阴路……你会看到虹口‘俯首即拾皆是故事’,”马伯庸笑着说,“我也建议作家朋友不用总待在书斋里查文献,可以多出去走走。像虹口这样的地方,将这里的大街小巷走透,自然会有大量的素材等着去创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副刊
虹口积极构建海事纠纷多元解纷新格局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首次开庭
虹口区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报告出炉
虹口学子刷新历史最佳成绩
电动自行车上牌量为何增长?
马伯庸现身虹口书会
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新病区启用
虹口报要闻02马伯庸现身虹口书会 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