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的妻子拎着菜回家就满脸不高兴,全因菜场“涨”声一片。大张夫妻不像我,漂泊在外、独生一人,除了关注房贷利息涨了多少外,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涨”,而他们家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像我这样的狐朋狗友一大堆。我们一来,她家这个月的财政就肯定赤字。
听着她站在客厅说相声似的,什么“姜你军”、“蒜你狠”、“油你涨”……我和同来的小白有些坐不住了。好在张妻适时打住,转而让我们出谋划策,应对涨价。
针对张妻的“恐涨症”,与世无争的大张显得束手无策,他建议老婆少买些应时蔬菜、减少吃肉。总之,大张面对“涨声”除了逆来顺受,就是忍受妻子日增月“涨”的牢骚满腹。
我奇怪地问大张夫妇,你们不是老早就崇尚素食主义么?这涨价对生活影响不大吧。话没讲完,大张就朝我瞪眼:不过日子,不知柴米油盐贵!菜市最是涨“素”惊人。网虫小白也笑我,网络已冒出许多“新族”,什么“海囤”、“团购”、“特搜”等。买菜更有很多攻略,纳为七条,即每天去“抄底”、瞄准男摊主、分散变定点、雨(雪)前多买点、阳台种点菜、红烧改清炒、巧打时间差。小白还把网络里那些“节约达人”的经验之谈逐条逐句地“翻译”给张妻听,哄得她心花怒放,使劲点头,“这些法子好,既省钱又体面。得了,我给你们烧好吃的去。”
“大嫂,你不会今晚就把红烧改清炒吧?”我的一句玩笑话,引出了我的“低碳理论”:油、糖类飞涨是“引导”我们少油少盐少糖,对健康百利而无一害;鱼、禽、肉、蛋飞涨是“提醒”我们进食切勿过量,趁机过上低碳生活。我还不忘总结,尤其对想要保持身材的大嫂来说,就不必再花冤枉钱办健身卡了。虽然最后一句击中了张妻要害,但我的高谈阔论还是引来众人声讨。大概是因为被迫过上低碳生活,总让人觉得别扭吧。
的确,对于涨价这类事,寻常百姓家最为敏感。“买菜攻略”的走红,实为百姓热爱生活,希望把日子过得更好的写照,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过,一味地只学阿Q,顺从物价上涨,而被迫过上低碳生活并非众人所愿。好在,现在已经有一些积极的声音传向大众,希望有这些音符的环绕,我们能真正过上优质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