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姆式服务”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区创新驿站工作纪实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在“四个中心”之后又一个全新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利用本区现有的优势基础,打造科创水平的研发高地、创业热土,是区内相关单位和部门长期专注的重点。

  去年,区创新驿站从东盟考察团方面了解到他们对“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有项目需求,就立即将这一信息推介给本区的相关企业。由于这些项目现在尚属于“萌芽期”,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本区企业“尚实能源”获悉这一信息后即刻跟进,双方迅速完成了对接。类似这样为企业牵线搭桥完成技术转让,是区创新驿站的日常工作之一。

  自2010年底正式授牌成立以来,虹口创新驿站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2年在上海市技术交易所的指导下加入了中国创新驿站,成为上海基层站点。在前期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技术转移的成功率逐步提高,2年内完成技术对接36项,其中最主要的是软件技术产品领域的对接。

  “牵线搭桥”科技企业

  区创新驿站通过全国、全市以及全区的三层服务网络,关注全国各大驿站发布的供需信息,将收集到的企业信息及时发布,也可以根据企业提出的地域性需求,直接在网络上寻找对应区域的驿站进行合作。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创新驿站的工作以技术交易所为核心,依托全市工作网络,对接兄弟区县驿站、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的合作单位,完成项目对接工作。同时,区创新驿站还通过全区的服务网络建立“1+8”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并以此为纽带,组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全覆盖服务网络。

  充分利用互动网络

  为了能够近距离接触企业,将最新的政策及时传递给企业,创新驿站还搭建了多元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微信、微博平台、QQ互动平台以及公共邮箱等信息化手段,定期发布最新的政策和资讯,所有企业都可以随时随地登陆了解政策并在线咨询和沟通。

  搭建“保姆式”平台

  近两年来,创新驿站聚焦企业需求,急企业所急,集聚市、区两级资源,搭建了多个服务平台,为企业的创新成果认定提速。其中,由优秀律师团队组成的虹口区法律服务工作平台,可以为区内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内容涉及:知识产权、经济合同、劳动仲裁等;第二个平台由上海技术交易所牵手上海市计算机软件测评重点实验室,成立了虹口软件测评工作站,可以有效降低有关科技企业的软件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第三个平台是由上海技术交易所牵头,与上海经纪人事务所合作成立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便于更好地收集信息,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第四个平台是由上海市科协职称申报受理服务中心授牌的张江高新区虹口园受理点,该受理点于今年4月成立,主要为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便利服务。

  四大平台的建设,是区创新驿站为创新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的有力基础。“和企业接触初期,我们收集到的大多是企业的政策需求等常态化的需求,只有在多次接触后,企业才会将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困难或者产品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告诉我们。收集到有效的需求信息后,我们首先是进行汇总,然后根据企业的需求,逐级对接、层层推进,努力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方案。”创新驿站负责人介绍说。

  创新是不断推进深化改革的原动力,扶持创新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服务方式,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多更实用更有效的帮助。在探索技术对接、整合开放公共科技服务资源、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等方面,全社会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区创新驿站也在继续探索,力争走出自己的创新服务新路子。沈春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经济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副刊·广告
2014航运交易论坛举行
202街坊实现“当年启动当年交地”
海南路10号地块提前结构封顶
“营改增”政策解读
百名台湾学生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
内页导读
欢迎关注“上海虹口”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阅读《虹口报》
“保姆式服务”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邮筒换代升级 扫码可寄快递
报头
虹口报一版要闻01“保姆式服务”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2014-12-01 2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