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工作总是干不长,心里也很着急。现在的工作我很满意,会好好干的。”近日,嘉兴路街道的待业青年陈亮(化名)在街道就业援助员的帮助下找到了稳定工作,全家都为此感到高兴。自嘉兴路街道嘉兴乐业中心瑞虹指导站——瑞虹园开辟职业心理咨询服务以来,累计已有十多名“频繁就业、频繁失业”的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解开求职者心结
陈亮拥有大专学历,可是性格颇为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之前街道就业援助员也为他推荐过一些工作,陈亮大多干了一个多月就因性格问题再次失业,这些工作大多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陈亮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渐渐地变得越发情绪低落。针对这种情况,职业心理指导专家及时介入,运用沙盘游戏疗法让陈亮打开了心扉,并了解了他的性格特点,建议陈亮从事技术性工种。
在心理指导专家的帮助下,街道向陈亮推荐了快递员的工作,“这个工作只要记熟路线,也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人际交往,收入也还不错,适合陈亮的性格。”现在,陈亮拥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也因此走上了正轨。
提高人职匹配度
街道服务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举办招聘会、推送就业信息等一系列常规性就业推荐举措的确解决了一部分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然而部分青年却陷入了“频繁就业、频繁失业”的怪圈,“有些求职者甚至只去工作了几次就放弃了,我们分析原因,大多是人际交往有问题、性格与工作不合适等‘软性’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街道在瑞虹园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心理咨询服务,邀请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专家,通过心理测评、个体咨询、沙盘游戏、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求职者了解自身性格特点,寻找适合的职业方向。“岗位推荐不是越多越好,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求职者的心态和需求,才能提供更为精准的就业服务,提供职业心理咨询服务说到底还是为了能够让求职者实现长期稳定就业,从根子上解决求职者的问题。”街道服务办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据了解,求职者可到所在居委、瑞虹园或者嘉兴路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向就业援助员报名参与职前心理咨询。心理指导专家会进行先期了解,制定针对性方案,再约谈求职者,从而得出精准的、适合求职者性格特点的工作建议,提高就业服务的人职匹配度。
同时,在由嘉兴路街道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也提供相应的职业心理咨询服务。求职者还可关注嘉兴社区就业指南公众微信号,了解就(创)业及社会和劳动保障政策以及职业指导和职位消息发布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