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领全市家庭医生制的“11253”新模式
在改革探索过程中,本区家庭医生制工作得到区委区府的多次指导,区委书记吴清,区委副书记、区长曹立强,副区长李国华等领导多次实地查看和看望家庭医生,使家庭医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2013年,区卫计委开始探索以“一位家庭医生、一位护士为家庭医生组,管理2500名居民,三个组为一个单元”的“11253”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全人口、全过程、全健康”连续、综合、协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家庭医生制服务已覆盖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定向服务,初步构建成以家庭医生制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 完善区域家庭医生诊所软硬件建设新规划
2014年起在曲阳社区开展“医药分开”试点,家庭医生诊所与药品供应企业合作开展“医药分开”,由企业提供药房场地和服务人员,为对口家庭医生诊所提供的基本药物均实行零差率销售。在方便签约居民就近取药的同时,也节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成本。目前,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4个家庭医生诊所都已配套“家庭药房”,实施“医药分开”。其余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亦将逐步开展“医药分开”。
2015年,各街道家庭医生诊所完成标准化改造,全区家庭医生诊所统一更换诊所标志,新建和迁建诊所面积达到200平方米,统一配备医疗设备,在区医保办的支持下医保结算系统全部联网,确保所有标准化家庭医生诊所都具备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 促进家庭医生素质能力新提升
区卫计委重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同时对在岗家庭医生,每年开展岗位能力培训,既包括临床技能,也包括健康管理技能,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基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教研水平。
2013年和2015年选派优秀家庭医生骨干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家庭医生制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有效提高本区家庭医生制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提升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家庭医生背后还有区域内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支持,不仅为家庭医生转诊提供绿色通道,同时也定期派遣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家庭医生甄别疑难杂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目前虹口区积极推进区县建立区域临检中心、影像中心的建设,这些措施将成为家庭医生开展服务的得力工具,有效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的水平。
区卫计委制定《虹口区家庭医生制绩效考核指标评分细则》,不仅将服务数量、质量纳入考核体系,更将满意度(居民满意度、街道及居委干部满意度、获得服务人群表扬情况,服务人群投诉情况)作为考核重点纳入考核体系,切实起到激励家庭医生的作用。
■ 实现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新跨越
2013年起在全市开展“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评选活动,本区家庭医生连续三届入选“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评选。其中2015年“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颁奖典礼在本区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隆重举办。通过历次评选,区卫计委党工委不仅挖掘一批在基层医疗卫生战线上无私奉献、深受居民欢迎的家庭医生,也进一步弘扬了虹口卫生系统“大医精诚、平等仁爱、敬畏生命、追求卓越”的高尚职业精神。在深入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过程中,区卫计委党工委结合评选“十佳”契机,以周云庆、姚保富、张世娜、黄岳岳为典范,号召全区医务工作者学习他们以人为本、关爱病人、方便病人的服务理念;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勇于开拓、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不辞勤劳、默默耕耘、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区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黄岳岳: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黄岳岳自大学毕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医疗保健工作,从最初对工作性质的陌生和不理解,到如今深深爱上这个岗位,是他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裘志行为榜样和自身的努力形成的。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治疗每一位病例;他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以坚定的信念每天从事平凡踏实的工作;为遵守与病人家属的约定,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哪怕是深夜的求助电话,他都毫无怨言、救急救难;为解除病患的身心疾病,他不仅送医送药到居民家中,更是当起病人的心理按摩师,在病人的心中,他不仅是一位好医生,更像是好“儿子”;他带领中心“家床科”团队,开通脑卒中流动医生工作站,上门为脑卒中病人康复治疗。他就是这样一位在业务上永不满足、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多年来,他获得的感谢信、锦旗数众多,在病人心目中,他是一位真正的好医生。
张世娜:扎根社区真情奉献
张世娜,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不仅自己心甘情愿地扎根社区,还带领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为民服务精神的团队,免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各项自助式体检服务,为广大居民建立完备的健康档案,方便周边居民就医。这一便民举措,荣获“细节服务举措创新奖”;她率领团队参加“全国阳光社区慢病管理知识与技能竞赛”,荣获上海赛区城市决赛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她提出“高血压风险全面管理”的新理念,同时倡导在门诊及家庭医生手机上推广高血压风险管理“信息化互动”软件平台,实现慢性病管理由个体管理向家庭管理的转变,并开通“张世娜家庭医生热线”。
姚保富:坚守“老街”送健康
曾师从“五一”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第一批家庭病床医生裘志行的姚保富,二十八年前刚从大学毕业,就一头扎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门诊及家庭病床出诊工作。尽管服务对象都是生活在被称作“穷街”棚户区的居民,姚保富始终坚守此地,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尽心尽职。不但在门诊和家庭病床出诊时,向居民宣传卫生知识,还经常利用双休日,骑车走街穿巷为居民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随着家庭医生制的普及,做好为签约居民服务成为姚保富的主要工作,除提供常规体检、健康咨询、慢性病筛查、随访等服务外,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干预指导和诊疗路径指引,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康复指导。
周云庆:“名字”就是服务热线
2011年,虹口区启动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工作, 周云庆毅然放弃二级医院急诊科工作,主动请缨并担纲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负责人的重任。他带领团队探索出实行全人口、全过程、全健康服务的“11253”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为居民预约就诊,提供梯度双向转诊及实施动态健康管理等提供便利;他率先与社区的927户2517位居民签约,他们每月都会收到健康短信温馨提示,至今共计10万余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云庆工作室” “云庆健康热线” “家庭医生倾听日”等特色项目应运而生,中心咨询热线51607256为居民提供有问必答、有呼必应的健康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