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盛涤民
日前,记者来到甘河路空军上海新华一村离休干部休养所,聆听老红军瞿道文遗孀杨秀琴讲述她丈夫当年参加长征的传奇。83岁的杨女士满鬓银丝,慈眉善目,谈吐温婉。说起老伴,杨女士伤感地告诉我,瞿道文去年患心肌梗塞去世,享年97岁。
瞿道文1919年2月出生在四川达县一个佃农家庭。1933年9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他家乡。大哥瞿道生当选为乡苏维埃秘书长,二哥瞿道成担任赤卫队大队长,瞿道文是老三,当了儿童团长,接着就参加了红军。1935年3月,瞿道文由川陕省党校调至川西北的道委秘书处任秘书,由于需要撤离川陕根据地,便跟随部队踏上了长征路。
爬雪山:挑战生命极限
有人刚振臂高呼“我们胜利了”,结果就躺倒了。有担架员,抬累了席地而坐,结果再也没有站起来……
长征途中随时都面临生死关头,不少红军战士就此长眠在了长征路上。
夹金山是红军万里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位于宝兴县西北,海拔4000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空气稀薄,人迹罕至,被称为“山神”。有歌谣说:“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懋功地区,在夹金山下召开庆祝会。中央两河口会议制定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战略方针,决定分左右两路北上,翻越夹金山。
当时虽值盛夏,可雪山脚下朔风呼啸,雪花满天,骄阳失去了往日威风,白雪晃得人睁不开眼。战士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山风冷得刺骨。瞿道文在拂晓开始登山,沿着崎岖山路向山顶攀爬。山上狂风四起,雪花扑面,像刀割一样。草鞋渐渐裹满冰雪,脚冻得失去知觉,爬上山顶已是中午。有些战士草鞋穿烂了,只好光着脚爬过雪山,有的得了雪盲症,只好让人拉着下山。在登顶时,瞿道文看到一位战士振臂高呼“我们胜利了”,结果就躺倒了。近前一看,他呼吸急促,只有进气,没有出气,原来是高原缺氧了。爬雪山不能半途坐下,有几个担架员,抬累了席地而坐,结果再也没有站起来。
过草地:几经生死创奇迹
战士有的被泥潭吞噬,有的不敌严寒牺牲,有的因身体虚弱病故,也有的是活活饿死的。一天早上,一个帐篷里的人都没有动静,结果发现是被沼泽地散发的毒气熏死了……
部队进入四川西北与甘肃交接处的松潘大草地后,由于环境异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格外艰难。草地没有人烟,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放眼望去,苍苍茫茫,渺无际涯。腐草表面泥泞不堪,布满陷阱,人失足其间会陷于灭顶之灾。一旦陷入泥潭,人就不能动,得靠同志们用绑腿带用力拉上来,才得以幸免。草地没有路,请藏民带路,选择草根茂密处,每个人都跟着前面的脚印,一步一脚艰难行进,并为后续部队留下一个个安全路标。
草原气候变幻无常,时而晴空万里,暑气蒸腾;时而乌云翻滚,冰雹降临。到了夜晚,战士们裹着湿漉漉的单衣露营,背靠背以体温御寒。没了粮食,就吃树皮、青草、皮带。战士有的被泥潭吞噬,有的不敌严寒牺牲,有的因身体虚弱病故,也有的是活活饿死的。瞿道文曾说起,一天早晨起床后,看到一个帐篷里的人都没有动静,结果发现是被沼泽地散发的毒气熏死了。
有一点令瞿道文感触,长征虽然条件艰苦,但同志们亲密无间,一旦有人身体不好,其他同志就帮他背行李;有人没了粮食,大家纷纷拿出口粮让他充饥,首长的马也总是让给身体差的同志骑。在付出极大代价后,经过了5天跋涉,部队奇迹般地走出了沼泽地,到达甘肃会宁,瞿道文与战友们又一次经受了严峻考验。
建功勋:从士兵到将军
瞿道文1936年8月20日翻越岷山时写下“莽莽草原无边际,雪花飘飘人迹稀;红军个个英雄汉,翻越岷山庆生日”,诗句背后,是那段刻骨铭心的难忘岁月。
瞿道文先后三次过雪山草地的经历在战士中堪称传奇。1935年5月,在长征最为艰难的时候,他加入了共产党。长征结束后,瞿道文又随红九军、红三十军转战河西走廊及祁连山地区。解放后,瞿道文参加上海和华东防空部队组建。1950年以后,他历任上海警备区军法处处长兼保卫部长、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华东军区防空军主任、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第二主任和空四军副政委、党委书记;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杨女士娓娓道来,言语间显出一丝平静,目光中透出一番崇敬。末了,她找出瞿道文1936年8月20日翻越岷山时留下的“莽莽草原无边际,雪花飘飘人迹稀;红军个个英雄汉,翻越岷山庆生日”的诗篇,铿锵有力的诗句背后,是那段刻骨铭心的难忘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