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回忆书法家任政为我题写新邮首日封的往事
~~~
~~~
~~~
~~~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念前贤意怀风骨
——回忆书法家任政为我题写新邮首日封的往事

  ■盛涤民

  今年是农历辛丑年,又是“德艺双馨”书法家任政诞辰105周年。他1916年2月25日生于浙江黄岩,1999年8月30日上午,在上海仁济医院,走完了人生的83个春秋,告别了一生钟爱的笔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记忆的屏幕好似广褒的夜空,深邃而清幽,突出的人和事,仿佛天幕中的繁星在记忆里闪烁,其中,书法家任政无疑是耀眼的一颗。

  1985年,上海邮电系统实行“大邮局”体制,原来的三局一处(邮政局、发行局和国际邮件局)合并为上海市邮政局,任政所在的邮电业务宣传科划归邮政。那时,我在上海市邮政局宣传科任职,任政则在四川中路668号“嘉利大楼”办公。任老在上海邮电供职40年,于1978年退休,由于书法艺术的专长和才华横溢,一直被上海邮电留用,在业务宣传科帮助工作,他在那里设有“兰斋”。

  早就听说,任政有“求书踵接,户限为穿”的美誉,凡有相求,一概开门相纳。我仰慕老师已久,有了向老师求教的机会,喜欢书法的我,渴求得到老师的墨宝自然在情理之中。然而,盛名之下的任老每每有求必应,多次为我题写首日封,令我感慨万分。

  依稀记得,第一次是在1985年1月5日,邮政发行乙丑年牛年生肖邮票,我突发奇想,任政先生是上海书坛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老一辈书法家,如能觅得任老在新邮首日封上的题字签名,既可留下任老笔墨,又能形成名人签字封,岂不美哉。

  当任老明白我的来意后,一点没有世俗名家的架子,一口应允。写些什么内容好呢?我早有所备,因为是牛年生肖邮票首日封,我便在生肖上打主意,递上一副“鼠去牛来闻虎啸,兔跃龙腾见蛇舞”的对联,任政看了后,乐呵呵地说:“一副对联,把半打生肖都搭上了,够意思。”当时的信封还不是标准信封,没有邮政编码框,略小些。只见任老提笔略作寻思,一会儿,两行行云流水、笔势飞扬的草书就跳了出来,写的每个字,顾盼左右,疏密得体,衔接自如,在通畅之外,蒸腾着激情,汉字线条对视觉的艺术冲击一览无遗。任老书毕,将小印沾了沾印泥,放到嘴边轻轻哈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在左下方按了印,眯起眼睛细看了一会,交到了我手中,我喜不自禁。

  之后,我工作闲暇时经常去兰斋小坐,任老不厌其烦。他先后为我的首届教师节邮票首日封书写“春风化雨”和虎年邮票首日封题字签名。

  我记忆犹新的是,1989年蛇年生肖邮票发行当日,任老为我蛇年邮票首日封题字。他告诉我:“蛇是有灵性的,虽无足,但善爬行涉水,用草书写更能表现它的灵动。”只见任老手起笔落,一挥而就,虽一笔之内,却风神洒落,一个游动的蛇字便跃然封上,顿笔、运笔、收笔堪称一次完美演绎,看得我赞叹不已。

  每次见老师挥毫,无论是“虎”字的雄浑大气,还是“蛇”字的通灵秀逸,那种提捺运笔的出神入化,我站在一旁毕恭毕敬看着,完全沉浸在书法艺术的享受之中。

  任政有时一边当场挥毫,一边与我交谈。我得知,他的一生是虔心书艺、伴食笔墨的一生。7岁起,岁月便与砚池的墨水一起流淌。他的坚韧执着的冶艺精神、雍容端穆的华美书风、推己及人的教育方式以及平实亲和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交口赞誉。任政多次与我提及他为上海字模一厂撰写“任体”行楷字的事,言语间流露出些许自豪。1979年,上海字模一厂邀请沪上20余位著名书法家献艺,以选取能令大众接受的字形制作字模。书法大家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最后,通过社会无记名投票和专家评议,任政独占鳌头,获选书写行楷字模7600字,进入电脑汉字行楷字库,任政体的问世,令晚年的他格外欣慰。

  我瞥见老师印章中,有一方“认真”的闲章。他告诉我:“这是上海书法篆刻家单晓天专门刻制的,是任政两字的谐音,告诫自己时时以认真自勉,一丝不苟,认真创作,不吝汗水,悉心耕耘,生命不止,挥亳不息。”老师的认真,造就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不凡成就。

  能亲见老师毫无保留的当场挥毫是一件幸事。他对我说:“写好字并无诀窍,只要坚持两条,一要有好的范本,二要能勤学苦练,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试问:“物以稀为贵,可为什么您对一些人的惜墨如金忠告不以为然呢?”任老说:“书法是人民创造的,就得为人民服务,书法一旦脱离人民,也就没有生命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少年来,老师笔耕不辍,执著于对书法艺术无止境的追求,更潜心于对书法艺术的传播。他把自己的书法所长奉献给了大众,从未吝啬过自己的笔墨。在当年的邮电职工中,很多人都藏有任政的墨宝也就不奇怪了。

  感念前贤,意怀风骨。我得到这些签字封后,百看不厌,一直珍藏至今。在一次次与任老的交往中,我见证了老师与诸多晚辈指点迷津的教诲,领悟了老师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了解了老师超越书法艺术之上的气度,其情其景宛如昨日,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闪现在我眼前,籍以此文弘扬先生艺事人品,缅怀思念之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防疫知识
   第04版:副刊
生态高地北外滩
渔家夫妻
感念前贤意怀风骨
感怀祖国
我教学生写广告
百岁随想
《新年好》
虹口报副刊04感念前贤意怀风骨 2021-02-01 2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