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不尽的云南情(一)
云南很美丽,但也很贫困

  ■胡夏根

  二十多年过去了,时光过得真快。我时常会想起在云南文山州二年扶贫工作的往事,想起当地的干部、同事和乡亲。看到文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看到文山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心中无比喜悦。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扶贫工作正确决策,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也深切感受到,云南人民、文山州各族人民是勤劳、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热爱生活的人民。扶贫工作让我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也了解了国情。

  云南很美丽。它有美丽的山河,众多的名胜古迹。云南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文明历史,有史诗般的茶马文化和遗迹,有美丽动人的阿诗玛传说。乃至近代,有西南联大众多学子、文理大家求学、治学,国难之下报国史实。云南少数民族聚集、多达26个,民族风情浓厚;云南地貌多样性、动植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是旅游者的天堂,你会陶醉于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相当一段时间,云南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云南地处高原,96%为山地,耕地稀少,交通不便,交易困难。就西畴县来说,最大坝子是县城,仅2平方公里。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大石头多、坡高水难留,海拔高、气候寒冷、耕地少,多为旱地。但即使巴掌大的山地,也是当地人民群众千辛万苦炸石造地的产物,小小一片土地,不知要搬走多少石头,填上多少泥土。云南地处边疆、内陆省,没有出海口,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云南是“老、少、边”十分典型的贫困地区,伤残人员特别多,至今老山地区还有永久封雷区。

  由于以上原因,云南人民相当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贫困。云南同志告诉我许多事例:文山有位青年在昆明读书,暑假回家由于买不起车票步行900多里,行走十多天才回到家,真难以想象。有一位山民带孩子出来见见世面,孩子不知汽车为何物,见飞驰的汽车竟迎头奔去,发生惨剧。我到乡村、小镇,也亲眼目睹许多村民衣着很单薄,许多小孩赤足行走,小小年纪背着柴禾、背着农作物赶集,换取一些钱补贴家用,缺衣少食一眼可见。当时州财政收入约3亿元,人均一百元,远远不够行政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基础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十分落后。我考察时见过和了解到许多学生在危房下读书。偏僻的山村小学,老师教全科,一个教室几个年级一起教(复班)。学生上学走十几里路,甚至几十里路。那时文山州的农民,普遍年均收入五六百元钱,生活贫困可以想象。

  文山人民虽然很贫困,但是有志气,不向困难低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吃苦耐劳、勤奋劳动求生存。西畴人民喊出“搬家不如搬石头”,向山地要土地,炸石造田建设家园。行走在西畴大地上,可见到层层梯田,在山坡上,你可看到西畴人炸石填土造田;在村边,你可看到男女老幼各尽其力,合力构筑机耕路。富宁主要壮族聚集,他们利用居住水边,耕出许多水田,如不是由于人口原因,好一派田园牧歌风光了。当然,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提高和财力增加,对不宜人居的贫困地区,已广泛开展异地扶贫了。但是文山人民不畏困难,在恶劣环境与天斗与地斗,顽强不屈的精神,是十分宝贵的。尤其要说的是,文山人民在对越自卫战中“一切为前线”,有的在战火前线支援解放军浴血奋战;有的在后勤保障战线竭尽全力;他们为保家卫国,为国家作出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对于这样英勇勤劳的文山人民,我们应该特别尊重,对他们暂时的贫困落后,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予以关心和帮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
   第04版:副刊
云南很美丽,但也很贫困
《上海图书馆》
《千灯古镇》
那一年,我在人民广场看到了“小太阳”
50年前野营拉练记
又是清明时
山河云舒
虹口报副刊04云南很美丽,但也很贫困 2021-03-18 2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