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工作的监督者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是修改后刑诉法新增的特别程序。在对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轻微刑事和解案件进行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区检察院先后邀请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代表参与了四起拟不起诉案件的公开听证和不起诉决定的公开宣告。代表们在参与过程中,以公众的视角发表意见与建议,以中立第三方的角度监督见证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公开公正,消除了被害人对司法机关执法的疑虑。在参与公开听证与不起诉决定公开宣告过程中,代表们不光就案论案,还对不起诉听证程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不起诉听证的参与范围、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保护以及听证前期的准备等环节提出建议。区检察院整理、讨论了代表的建议后,进一步规范了办案程序。
为培养业务能手,区检察院举办“公诉讲堂”、侦监“释法说理”和反贪“案例讲评”等“三优一能”系列练兵活动,活动现场不乏代表们的身影,他们认真观摩、细致点评,多角度多层面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价,为选手提升水平注入动力。人大代表的认真履职、主动监督,助推检察工作不断完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区检察院也在全市检察系统的练兵竞赛中连获佳绩。
严肃监督者的热心肠
监督检察工作时,代表们十分细致,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不放过能够推动检察工作进步的一点一滴。但在同这群严肃监督者的接触过程中,区检察院还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检察事业的关心与热心。
2013年,区检察院举办了首届廉政公益广告海报征集评选活动,二十余名代表被邀请来担任特约评委。代表们在以评委的身份仔细评价所有参赛作品后,进而化身为热心的宣传员,在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与领域对“廉政文化”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扩大廉政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活动的效应。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廉政公益广告海报获奖作品和参赛作品先后在航运领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多家单位展出,吸引了大量单位领导与职工观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为让青年干警们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区检察院开展青年干警下基层活动,让青年干警与群众更为密切地交流。人大代表们除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外,更是热心地跑前跑后帮忙联系,在代表们的积极建议和大力协助下,区检察院与曲阳、提篮桥等人大代表团建立起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展了青年干警下基层锻炼的内容和渠道,扩大了检察机关在社区基层的影响。
主动接受代表监督
为更好地接受代表的监督,区检察院始终注重搭建同代表的联系互动平台。一方面,聘请人大代表担任评议组成员、特约检察员、廉政监督员,通过参与听庭评议、参加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近距离向人大代表宣传介绍检察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向代表们寄送《代表委员专刊》,具体介绍每月检察工作动态,让代表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检察工作。开通“虹口检察”微信平台,实现了代表与检察机关的时时互动。
对于区检察院来说,来自代表的意见建议是助力检察工作前进的宝贵财富。为此,区检察院建立了立体联络工作档案机制。立体联络工作档案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通过代表个人联络档案,纵向记录其参与检察活动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情况,以便开展更具个性化的点对点式联络;另一方面,对于具有相似背景、或者共同关注领域的代表建立分组档案,横向归纳记录代表对专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开展具体工作时,
全面收集来自各层面、各领域的意见建议。
(区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