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虹口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虹口抗战地图”,据悉,这是本区各部门通力协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首次将虹口抗战旧址、遗址、相关纪念地,融汇在一张地图上。
“虹口抗战地图”以抗战时期虹口地图为蓝本,包含了30余处地点,重点突出了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密切关联点——淞沪铁路天通庵站是“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战地前沿,“虹口公园爆炸案”的壮举曾经震惊世界,远东反战反法西斯大会会址、犹太难民聚居区、抗战文化先驱“左联”均在虹口,提篮桥监狱则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
除了“虹口抗战地图”,当天的开幕式上,万阿四、苏荣、陈华锋、何剑华、白丽诗等22名口述实录受访者集体亮相荧屏,大型访谈类电视纪录片《来者勿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口述实录》的精彩“片花”首次与观众见面。
“虹口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区,以口述实录的方式研究、记录虹口的抗战史,不仅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烈图景,也为传承虹口记忆、弘扬爱国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载体。”相关负责人表示。
虹口抗战口述实录分为“烽火岁月”“中流砥柱”“患难与共”“守望和平”4个篇章,共20集,每一集时长约30至60分钟。
下转2版 (上接1版)
20多位受访者,全部都是与虹口和抗战密切相关的历史亲历者(后人)、研究者。
历史亲历者或亲历者后人大多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其中,有新四军老战士,有中共地下工作者,有经历过两次淞沪抗战的老上海,有日军集中营的外国侨民,有目前仍然在世的东京审判中国代表团成员,也有唯一留在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后裔。他们的讲述,全面真实地反映了70多年前中国和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维护和平的艰难历程。
受访的历史研究者,则包括犹太研究学者潘光、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学者石源华、上海监狱史专家徐家俊、上海地方史专家薛理勇等。他们的访谈,以自身长期、深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多从历史发展和理性思考的角度,对虹口抗战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梳理。
该片采访拍摄历时两个月,采集记录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访谈总时长近1600分钟。访谈采用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面对面的对话方式,既有预设话题,也有现场发挥,不少受访者所讲述的抗战故事鲜为人知、弥足珍贵。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亲历者珍藏至今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原件,背后的故事令人感慨唏嘘。
《来者勿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口述实录》由中共四大纪念馆、虹口新闻传媒中心、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虹口分会联合摄制。部分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人的访谈,将在虹口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展中播出,由白丽诗、徐家俊等受访者提供的珍贵文物、史料,也将同步展出。全部口述实录的视频和文字编纂、整理、出版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近期将正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