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人要事

    1917年宋家合影

    前排:三子宋子安二排左起:长女宋霭

    龄、长子宋子文、次女宋庆龄后排左起:次子宋子

    良、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三女宋美龄

    景灵堂旧貌

    景林堂建筑为巴西利卡式,平面方整,并具有哥特式特征。主堂内圈由八根钢柱支撑,中央拱形屋顶与东西两侧屋顶的落差处,设有两边对称的成排窗户,增添了内部透光与通风的效果。大堂外墙正立面为三个对称排列的山墙构成,中间大山墙开设一扇高达两层的大幅拱窗,两旁山墙屋顶均由十字脊双坡构成。外墙为清水红砖砌筑,屋顶铺灰色平瓦。整座建筑共有三层,底层是副堂,主堂设在二楼,三楼为主堂的楼座;内部面积1067平方米,可容纳1500人同时礼拜。

    自1906年始,教会主任牧师由华人担任,依次为唐沐三、袁恕庵、李仲覃、江长川、俞止斋、孙彦理、戴仰钦。江长川牧师和孙彦理牧师分别于1941年和1985年被祝圣为主教。

    宋氏家族与景林堂有着渊源,宋耀如是监理公会早期的传教士,1886年1月,他从美国来到上海,先后被派往昆山及七宝宣教。1888年9月,在中华监理公会第三届年议会中,宋耀如被按立为牧师。1890年,他辞去监理会职务,但仍为本堂义务牧师,继续担任中西书院的教职。他的家人全是景林堂教友,宋老太太是虔诚的信徒,经常由其子宋子良陪同前来礼拜。宋子文也常在保镖的陪同下到景林堂礼拜,他的婚礼是江长川牧师主持的。宋美龄于1917年从美国

    学成归来,参加景林堂唱诗班,并任诗班的骨干。1927年蒋宋联姻,蒋介石和宋美龄回上海时也来景林堂礼拜。1930年10月23日,蒋介石在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岳母家由江长川牧师为他举行洗礼,其名字列入景林堂信徒名册。

    景林堂曾是上海基督徒大型聚会的场所。1932年元旦,著名布道家宋尚节博士应邀前来景林堂开布道大会。听众踊跃参加,热情高涨,堂内拥挤得水泄不通,原定3天会期延长至10天,最后一天会众达到近1700人,以至讲台上挤满听众。

    1933年,有信徒为纪念长辈,从徐家汇土山湾铸造青铜摆钟一口,捐献给景林堂。俞止斋牧师召集本堂理事、义工和部分信徒在钟楼举行隆重的挂钟典礼。从此,每逢主日,钟声悠扬,传及方圆数里。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战火蔓延,虹口一度成为战区,景林堂被日军强占,惨遭蹂躏,堂内存放阵亡日军的骨灰,圣殿蒙受亵渎,礼拜中断8年。这期间,在俞止斋牧师的带领下,南区信徒暂借西爱咸斯路(今永嘉路)中学附小礼堂礼拜,北区信徒假海宁路宁安里耶稣堂及彼得小学礼拜。1945年抗战胜利,景林堂得以重光,信徒回到本堂礼拜。

    1958年,上海基督教实行宗派联合,原有的各所教堂随之合并,虹口区仅开放四座教堂,即景林堂、鸿德堂、沪北会堂和东余杭路全备福音堂。张心田牧师担任联合礼拜主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景林堂的礼拜活动中止,教堂被工厂占用。

    1979年9月30日,虹口区基督教在武进路沪北会堂率先恢复礼拜,由于聚会人数不断增加,堂内拥挤不堪。1980年9月28日,主日礼拜迁至景林堂。至此,景林堂宣告开放。

    1981年,景林堂改名为景灵堂。如今,景灵堂是虹口区基督教的总堂,下属多伦路的鸿德堂和江湾基督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防疫知识
   第04版:专版·副刊
和一条小路交谈
深闺、园中和园外的行走
1982年,我在虹口人口普查
水巷墨月
景林堂百年记
名人要事
虹口报专版·副刊04名人要事 2020-07-20 2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