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桂花入馔

    ■陈茂生

    以往十月前后,上海弄堂里最勾人的莫过于“桂花—甜酒酿”的吆喝。走街串户的担货郎刻意拉长“桂花”语调,“甜酒酿”三字则语速较快的一笔带过。放下货担自有人拿着碗盆围拢过来,还特意关照“多放点桂花”。而奶奶会挑剔地说“桂花颜色暗,不是今年的吧?”担货郎当然不承认,其实奶奶也就说说,显示眼光不一般而已。回家招呼我“娃儿快吃,桂花好香;记得给你爸妈留一点。”

    当然,除了桂花甜酒酿还有桂花糖年糕、桂花糖藕……金秋时节,桂花入馔,让日常的生活平添了一点雅性。餐盘里撒落的桂花瓣,看似花型纤细、轻描淡写,即便是配角点缀也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以绵长的幽香让一道道菜肴、点心或佳酿有了别样情致;若无,便显得有些平庸。往常,如吃完了菜还留几丝桂花,奶奶会夹到我嘴里“桂花当金丝,别浪费了。”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大观园”里那些痴男怨女在争风吃醋、游玩赋诗的恩恩怨怨中,清雅脱俗的桂花就是档次、身份、关系不可或缺的标志,在“吃”上尤甚。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有这么一场景:袭人给史湘云准备了两份秋天应景的糕点,其中一个碟子里装的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并特别吩咐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第41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里还提到,贾母令人拿上点心。“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是两样蒸食”其中一样就是藕粉桂花糕。

    那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藕粉桂花糕,也许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富贵人家厨房大师傅炉灶边忙半天,那些有闲金贵的女孩子再轻施纤手撒点桂花,当作消夏赏秋的游戏罢;如今真算不得啥。当下若行走江南,尝尝众人一致点赞“将桂花天然禀性发挥到极致”的桂花芡实糕,肯定完胜于两者。

    每年八月过后,江南的鸡头米熟了。长三角水乡古镇沿河长廊下,处处都有剥芡实的人。上年岁的大伯大妈手脚麻利,连家中小孩也剥得一手乌紫色,不亦乐乎中没人觉得是件麻烦事。新鲜芡实有点隐隐药味,掺和麸皮炒热后打磨成粉,去除了药气还有特别的甘香;关键是加入干桂花一起磨,使得只闻其香不见其形。街边随意哪家路边饮食店都有现做现卖的桂花芡实糕,尽管卖相拙朴但味道惊艳,趁热掰一块入口,柔软又有糯性,唇齿间弥漫芡实与桂花丰盈的香气,顿生一尝为快的欲望。食罢竟思路大开,凑出四句歪诗“糕中无木樨,但闻桂花香;返身问老板,打包都带走?”

    广寒宫阙中,桂树印霓虹。如果传说当真,世界上最高的桂花树就是月亮上的那棵了,“月桂”因此成了桂花中的珍品。桂花入酒,历史悠久,就如著名诗句“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那样呈现,屈原的《九歌》里就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那时就用桂花酒祭祀英灵。而向往“不必骑鹤上扬州,能饮到厝边隔壁亲种的桂花茶,人生就够幸福了”的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散文里介绍桂花酱制作“秘方”:“把盛开的桂花采下,在玻璃罐中放够半罐,然后把酸梅的肉剥下,撕成片片,放入桂花罐中,最后以蜂蜜倒满罐子,用蜡密封,10天后就可以食用,而且愈陈愈香。”方法不复杂,大可一试。

    桂花别称“木樨”。鲁菜中著名的木樨肉,原料有猪肉、鸡蛋、黑木耳、黄瓜等,将鸡蛋炒熟放入盘中犹如桂花一般金黄;故名。此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但与桂花没有瓜葛。

    街头桂花树上一串串花蕾已开始积蓄吐香的能量了。季节更迭,桂花的芬芳承载着土地的问候,随馔入胃,感受到了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媒体搜索·防疫知识
   第04版:副刊
中秋之夜“斗月饼”
桂花入馔
雄伟的果子沟大桥
《鲁迅故居—大陆新村》漫画
月饼飘香
安吉情思(三章)
当年台风漫申城
《唐诗三百首》扇面
虹口报副刊04桂花入馔 2021-09-20 2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